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1. 文献综述 | 第12-30页 |
·炭黑及其氧化改性概述 | 第12-22页 |
·炭黑及其应用 | 第12-16页 |
·染色剂 | 第13-15页 |
·载体 | 第15-16页 |
·炭黑氧化改性研究进展 | 第16-22页 |
·气相氧化法 | 第16-19页 |
·液相氧化法 | 第19-20页 |
·气相催化氧化法 | 第20页 |
·等离子体法 | 第20-22页 |
·纳米技术在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现状及炭黑接枝进展 | 第22-28页 |
·载药纳米微粒的种类与作用及氧化纳米炭黑作为载体的可行性[32~33] | 第22-24页 |
·炭黑表面接枝聚合 | 第24-27页 |
·炭黑表面接枝的表征手段 | 第27-28页 |
·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| 第28-30页 |
2. 冷等离子氧化改性炭黑 | 第30-46页 |
·试剂和器材 | 第30-32页 |
·炭黑的电感式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氧化 | 第32-37页 |
·炭黑的电感式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氧化工作原理 | 第32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结果讨论 | 第34-37页 |
·pH 值测试 | 第34-35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炭黑的介质阻挡放电(DBD)等离子体氧化 | 第37-46页 |
·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臭氧的工作原理 | 第37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37-38页 |
·DBD 装置中臭氧发生的最佳放电条件 | 第38-3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6页 |
·最佳放电条件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·改性后炭黑在水中分散性的测定 | 第41页 |
·粒度测定 | 第41-43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43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X 光电子能谱分析 | 第44-46页 |
3 改性炭黑接枝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(VP-16)的合成研究 | 第46-60页 |
·实验试剂和器材 | 第46-47页 |
·接枝路线的选择 | 第47-55页 |
·吡啶催化法 | 第48-51页 |
·六甲基磷酰三胺催化法 | 第51-55页 |
·酰氯化 | 第51-52页 |
·酰化 | 第52-55页 |
·氧化后纳米炭黑接枝依托泊苷的实验操作 | 第55-57页 |
·吡啶催化法 | 第55页 |
·六甲基磷酰三胺催化法 | 第55-57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7-60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元素分析测试 | 第59-60页 |
4 结论 | 第60-61页 |
附录一 气相中臭氧浓度的测定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研究成果简介 | 第67-68页 |
声明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