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监视、报警、故障诊断系统论文

位置控制的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
第一章 前言第1-11页
   ·远程监控的发展及现状第9-10页
   ·课题研究与开发背景第10-11页
第二章 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1-20页
   ·工业以太控制网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控制板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上位机第12页
   ·操作台第12-13页
   ·网络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选择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网络服务器的选择第13-14页
     ·WEB服务器的选择第14页
   ·软件开发环境第14-20页
     ·对TCP/UDP的支持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对数据库访问技术的支持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对CGI的支持第18-20页
第三章 实现远程监控的可行性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·工业以太控制网络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现场总线的局限性第20页
     ·工业以太网第20-21页
   ·INTERNET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·WEB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·CGI技术第23页
   ·网页制作软件的成熟第23-24页
   ·网络数据库第24-25页
第四章 因特网的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第25-36页
   ·对远程监控系统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·信源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差错率第26页
     ·延迟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分组丢失率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用Comview对上述各因素进行实验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·因特网的数据传输服务概念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因特网的分层结构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应用程序之间数掘在各层间的传输第31页
   ·利用TCP、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分析与比较第31-36页
     ·TCP协议第31-32页
     ·UDP协议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两种协议与操作系统的交互第33-36页
第五章 监控网络功能的实现第36-51页
   ·数据交换协议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上下位机通信协议第36-38页
     ·TCP/UDP协议的封装第38页
   ·控制板功能的实现第38-41页
   ·通信方案的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实时性考虑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可靠性考虑第42页
   ·数据采集第42-44页
     ·上位机数据采集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下位机数据采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网络传输第44页
   ·上位机功能的实现第44-51页
     ·上下位机连接模块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控制功能的实现第47-50页
     ·监视功能的实现第50-51页
第六章 远程功能的实现第51-60页
   ·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的集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网络的集成方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在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之间加入转换接口第51页
       ·在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间采用DDE技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采用统一的协议标准第52页
   ·C/S与B/S模式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第52-55页
     ·C/S体系结构第52-53页
     ·B/S体系结构第53-55页
   ·C/S实现远程的实时监控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远程控制的实现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保证控制者的唯一性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第56页
     ·远程监视的实现第56页
   ·B/S实现历史数据的查询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知识专家库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现场数据库第57页
   ·利用CGI技术实现WEB与数据库的集成第57-60页
     ·开发CGI程序的实例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利用flash制作网站界面第58-60页
第七章 网络安全第60-64页
   ·设置防火墙第61-62页
   ·防病毒第62页
   ·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第62-64页
第八章 结束语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7页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7-68页
附录一第68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轨螺栓结构优化设计及疲劳特性研究
下一篇:贵金属齿科铸造合金时效后结构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