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英文摘要第9-13页
前言第13-20页
 (一) 研究对象、目的第15-16页
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6-19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1、文献法第19页
  2、调查法第19页
  3、历史研究法第19页
  4、比较研究法第19-20页
一、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第20-30页
 (一) 基本情况第20-21页
 (二) 扶贫培训管理的特点第21-25页
  1、培训管理的二元双重性第22页
  2、培训管理的地域差异性第22-23页
  3、培训管理空间的广袤性、复杂性和分散性第23页
  4、培训管理类型、结构、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第23页
  5、培训管理结果的显效性与内容的实用性第23-24页
  6、培训管理的民族性第24-25页
 (三) 扶贫培训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第25-30页
  1、培训管理对象量大质差,与培训资源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第25-26页
  2、贫困劳动力生产生活条件差,居住分散,培训管理成本大第26页
  3、政府统筹乏力,部门职能分割,扶贫部门职权有限,培训资源整合度低,现有体制下培训规模难以做大第26-27页
  4、扶贫培训资源是一种“自上而下”的计划经济分配模式,没有把注重公平与兼顾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第27-28页
  5、贫困劳动力家底不清,培训对象识别不准第28页
  6、缺乏完整科学的贫困劳动力培训规划第28页
  7、培训计划的制定随意性大,没有形成全程管理机制第28-29页
  8、培训资金没有严格实行项目管理、报账制管理第29页
  9、教学管理薄弱,培训质量较差第29-30页
  10、重培训轻跟踪管理服务第30页
二、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的环境分析第30-39页
 (一) 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薄弱,劳动力后备资源供给品质较低第31-32页
 (二) 普通教育封闭式办学的格局未打破,三教统筹开放式办学的气候未形成第32-34页
 (三) 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发展滞后,农村生源市场未开发起来第34-37页
  1、传统思想观念和人才标准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2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不好,办学思想和条件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农民就业结构转换的需要第36-37页
  3、城市职业学校服务“三农”意识不强,改革滞后,农村生源市场开发不足第37页
 (四) 规范统一的城乡劳动就业市场发育迟缓第37-39页
三、贵州扶贫培训管理的任务目标、内容、基本思路及原则第39-48页
 (一) 扶贫培训管理的任务目标第39-40页
 (二) 扶贫培训管理的主要内容第40-41页
 (三) 扶贫培训管理的基本思路第41-43页
 (四) 培训管理的基本原则第43-48页
  1、统筹管理、创新机制原则第43-44页
  2、统一规划、突出重点、分类培训的管理原则第44-45页
  3、注重实效、按需施教的管理原则第45页
  4、项目管理、质量评价原则第45-46页
  5、竞争激励原则第46-47页
  6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第47-48页
四、完善贵州扶贫培训管理的运行机制第48-58页
 (一) 建立健全扶贫培训计划全程管理机制,加强计划管理职能第48-50页
  1、调查摸底,瞄准培训对象,建立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库,提高培训计划的精确性第48页
  2、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培训规划,加强计划管理的统一性第48-49页
  3、建立规范的扶贫培训计划产生机制,确保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第49页
  4、建立培训计划执行的工作落实机制,提高计划管理的严肃性第49-50页
 (二) 建立健全目标明确、职责统一、分工协作、权威高效的扶贫培训组织运行机制,强化组织系统运转职能第50-52页
  1、建立政府统筹、扶贫办牵头、部门协作、社会参与的扶贫培训组织管理机构第50页
  2、明确各级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第50-51页
  3、实行目标管理,建立扶贫培训工作责任制第51-52页
  4、因地、因人制宜,采取切实可行的扶贫培训模式第52页
 (三) 建立健全权责明确、分工合作、整体推进的协作机制,加强协调职能第52页
  1、求真务实,找准矛盾第52页
  2、互通情报、沟通协调第52页
 (四) 建章立制,合理控制,提高培训管理的有序性、可持续性和规范化水平第52-58页
  1、建立定期检查、跟踪管理的工作机制第53页
  2、建立多元化投入、多层次负担、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资金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第53-54页
  3、实行“阳光作业”,建立培训项目全程管理机制第54-55页
  4、深化教学改革,建立规范灵活、刚柔相济、实用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第55-57页
  5、建立统一规范的扶贫培训管理服务制度第57-58页
附录一:贵州扶贫培训的主要途径及模式第58-71页
 (一) 主要途径第58-60页
  1、农业科技培训第58-59页
  2、农村贫困等劳动力转移性职业技能培训第59-60页
 (二) 主要培训模式第60-71页
  1、三教统筹“一校两制”模式第60-63页
  2、项目带动型农科教结合模式第63-64页
  3、技术拉动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第64页
  4、“双元制”基地型模式第64-67页
  5、“订单培训”模式第67-68页
  6、城乡统筹跟踪培训模式第68-71页
附录二: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第71-78页
 (一) 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三教统筹调查问卷第71-72页
 (二) 扶贫培训管理调查问卷第72-74页
 (三) 2003年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统计调查第74-75页
 (三) 2003年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统计调查 续1第75-76页
 (三) 2003年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统计调查 续2第76-77页
 (三) 2003年贵州省扶贫培训管理统计调查 续3第77-78页
附录三:参考文献第78-82页
后记第82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系列育林措施对杉木二代经营的影响
下一篇:交通事故动力学分析及再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