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和目标 | 第12-14页 |
·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对闪存设备管理技术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闪存设备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·嵌入式系统中I/O管理机制 | 第14-16页 |
·嵌入式系统中闪存设备存储管理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嵌入式系统闪存管理技术中的I/O软件设计 | 第19-34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| 第19-21页 |
·嵌入式Linux内核体系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 | 第20-21页 |
·策略与机制分离的设计思想 | 第21-27页 |
·策略与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策略与机制分离原则在操作系统设计中的体现 | 第22-23页 |
·I/O软件设计目标 | 第23-25页 |
·闪存设备I/O软件中的策略与机制分离构想 | 第25-27页 |
·I/O软件设计实现方案 | 第27-30页 |
·内核空间I/O软件的设计方案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用户空间I/O软件的设计方案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闪存设备I/O软件在用户/内核空间方案比较 | 第29-30页 |
·I/O软件中的数据缓冲机制讨论 | 第30-32页 |
·高速缓冲区的工作原理 | 第30-31页 |
·高速缓冲的优点和缺点 | 第31-32页 |
·缓冲区对闪存设备的特殊作用 | 第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嵌入式Linux设备管理机制与闪存I/O软件设计的关键问题 | 第34-47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VFS与I/O设备管理 | 第34-37页 |
·VFS工作机制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VFS中的设备管理 | 第35-37页 |
·闪存设备I/O软件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 | 第37-43页 |
·驱动程序结构框架 | 第37-39页 |
·阻塞型I/O的设计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竞态的解决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闪存设备操作延迟的解决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设备共享访问的实现 | 第42-43页 |
·设备接口及访问机制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基于I/O端口的设备访问技术 | 第43-45页 |
·闪存设备接口特殊性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闪存设备I/O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7-68页 |
·引言 | 第47页 |
·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过程 | 第47-49页 |
·硬件开发环境 | 第47-48页 |
·交叉开发过程 | 第48-49页 |
·设计方案概述 | 第49-52页 |
·分层体系结构模型 | 第49-51页 |
·核心功能模块及其工作机制 | 第51-52页 |
·硬件驱动层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8页 |
·芯片探测程序实现 | 第52-55页 |
·闪存硬件基本操作例程实现 | 第55-58页 |
·闪存主原始设备的创建与设置 | 第58页 |
·原始设备层设计与实现 | 第58-62页 |
·闪存原始设备的抽象实现 | 第58-60页 |
·设备分区的实现 | 第60-61页 |
·闪存配置管理接口的设计实现 | 第61-62页 |
·设备层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62-67页 |
·字符设备的实现 | 第62-63页 |
·块设备的实现 | 第63-64页 |
·块设备读写请求处理函数的设计实现 | 第64-65页 |
·块设备读写缓冲区的管理 | 第65-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5章 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| 第68-74页 |
·引言 | 第68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68-70页 |
·测试结果及分析 | 第70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附录A(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