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--机械传动机构论文--啮合传动论文

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动力特性研究

前言第1-10页
 1 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
 2 偏心轮推行星传动发展概况第8-9页
 3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9-10页
第一章 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结构第10-14页
 1 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的结构组成及传动原理第10-12页
   ·传动的结构组成第10-11页
   ·传动原理第11-12页
 2 传动的自由度分析及等效机构第12页
 3 偏心轮推杆的传动比第12-14页
第二章 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内齿圈齿形第14-18页
 1 内齿圈齿形的形成第14页
   ·齿形圈齿形的形成第14页
 2 齿廓曲线方程第14-15页
 3 内齿圈齿廓最小曲率半径第15-16页
   ·极坐标中曲率计算式第15-16页
 4 内齿圈压力角第16-18页
第三章 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运动分析第18-23页
 1 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运动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·传动圈固定时运动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位移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·速度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加速度分析第19页
   ·内齿圈固定时的运动分析第19-20页
 3 定传动比证明第20-23页
   ·传动圈固定,偏心轮输入内齿圈输出第20-21页
   ·内齿圈固定,偏心轮输入,传动圈输出第21-23页
第四章 传动的动力分析第23-29页
 1 传动的受力分析第23页
 2 移动副双面接触受力分析与传动效率第23-24页
   ·移动副双面接触受力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·推杆移动副的传动效翠第24页
 3 移动副单面接触的受力分析与传动效率第24-25页
 4 单面受力时的传动效率分析第25-27页
 5 双面受力时的效率分析第27-29页
第五章 接触应力与疲劳强度分析第29-40页
 1 推杆最大法向压力的求解第29-30页
 2 最大接触应力与接触变形的计算第30-31页
 3 推杆与偏心轮的接触应力及变形第31-33页
   ·接触应力与变形第31-32页
   ·主应力的计算第32-33页
 4 破坏准则与疲劳强度第33-35页
   ·最大剪应力准则第33页
   ·八面体应力及相应准则第33-34页
   ·最大正交剪应力准则第34-35页
 5 接触应力的计算第35-37页
 6 摩擦力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第37-40页
第六章 结论第40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附: 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动力特性研究计算源程序第45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作者简历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
下一篇:几类Markov链的观测与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