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论诉讼时效制度在诉讼中的运用--从诉讼行为对诉讼时效的影响方面考察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6页
导言第6-9页
一、原告诉讼行为与诉讼时效第9-21页
 (一) 民事权利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第9-12页
  1、关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立法例及其评析第9-11页
  2、我国关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立法完善第11-12页
 (二) 不同类型的诉与诉讼时效的适用第12-16页
  1、形成之诉与诉讼时效适用第12-13页
  2、确认之诉与诉讼时效适用第13-14页
  3、给付之诉与诉讼时效适用第14-16页
 (三) 诉讼时效的中断与起诉、撤诉第16-21页
  1、起诉与诉讼时效中断第16-18页
  2、撤诉与诉讼时效中断第18-21页
二、被告诉讼行为与诉讼时效第21-31页
 (一) 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第21-25页
  1、诉讼时效完成效力国内外三种立法例第21-22页
  2、我国诉讼时效效力的现行规定及其理解第22-23页
  3、抗辩权发生模式的引入及其立法完善第23-25页
 (二) 被告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运用及其效力第25-27页
  1、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运用规则第25-26页
  2、诉讼时效抗辩权运用的效力第26-27页
 (三) 诉讼时效利益的抛弃第27-31页
  1、时效利益抛弃及其行为性质第27-28页
  2、时效利益抛弃的构成条件第28-29页
  3、时效利益抛弃的法律后果第29-31页
三、法院诉讼行为与诉讼时效第31-40页
 (一) 诉讼时效效力定位与法院诉讼时效援用第31-33页
  1、我国诉讼时效效力的定位第31页
  2、“胜诉权消灭”与诉讼时效适用的强制性第31-32页
  3、“抗辩权发生”与诉讼时效适用的任意性第32-33页
 (二) 法院不应主动援用时效的理论依据第33-35页
  1、时效利益的处分体现私法自治原则第33页
  2、法官中立是现代司法基本理念之一第33-34页
  3、与国际现代司法接轨的内在要求第34-35页
 (三) 诉讼时效的举证责任分配与裁判第35-40页
  1、诉讼时效的起算及实务中的几种特殊情形第35-37页
  2、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及其对诉讼时效事实认定第37-38页
  3、时效与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或裁定驳回起诉第38-40页
结束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后记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番茄红素微胶囊包埋的研究
下一篇:无线局域网传输控制协议与路由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