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移动支付平台技术的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背景 | 第9页 |
·本文的目标和范围 | 第9-10页 |
·方法论问题 | 第10-12页 |
·玟托金字塔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集体讨论的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移动支付的概念 | 第12-24页 |
·定义 | 第12页 |
·移动支付的特征 | 第12-21页 |
·运用情景 | 第12-13页 |
·几个关键特征 | 第13-15页 |
·关键角色和业务关系 | 第15-16页 |
·支付处理 | 第16页 |
·支付举例 | 第16-21页 |
·移动支付结构 | 第21-24页 |
·远程支付 | 第21-22页 |
·本地支付 | 第22-23页 |
·移动支付的基本流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移动支付可行性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银行部分可行性 | 第24页 |
·通行技术部分可行性 | 第24页 |
·商业推广可行性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设计标准 | 第26-32页 |
·实现标准 | 第26-28页 |
·功能 | 第26-27页 |
·技术标准 | 第27页 |
·安全性 | 第27页 |
·可扩性 | 第27-28页 |
·可执行性 | 第28页 |
·模块化 | 第28页 |
·可维护性 | 第28页 |
·工作流介绍 | 第28-32页 |
·定义 | 第28-29页 |
·参考体系结构 | 第29-30页 |
·工作流类型介绍 | 第30页 |
·意义 | 第30-32页 |
第5章 移动支付系统实现 | 第32-37页 |
·功能层叠结构 | 第32页 |
·平台物理单元结构 | 第32-34页 |
·WAP终端 | 第33-34页 |
·PDA/KJAVA终端 | 第34页 |
·短信终端 | 第34页 |
·IVR/呼叫终端 | 第34页 |
·组网结构 | 第34-37页 |
·网络拓扑结构 | 第34-35页 |
·全网通信结构 | 第35-36页 |
·局部(本地)通信结构 | 第36-37页 |
第6章 移动支付工作流引擎的介绍 | 第37-58页 |
·介绍 | 第37-38页 |
·工作流引擎组成结构 | 第38页 |
·类XML脚本语言 | 第38-58页 |
·介绍 | 第38-39页 |
·路由脚本语法规则 | 第39-44页 |
·格式转换语法规则 | 第44-51页 |
·数据处理语法规则 | 第51-53页 |
·平台函数生成说明 | 第53页 |
·域全集的规划 | 第53-55页 |
·适配器的规划 | 第55-57页 |
·交易脚本的生成 | 第57页 |
·硬/软件准备 | 第57-58页 |
第7章 其他关键部分的介绍 | 第58-62页 |
·支付网关 | 第58页 |
·计费 | 第58-59页 |
·客户管理/业务管理 | 第59页 |
·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| 第59-62页 |
·公共密钥的基本原理 | 第59-60页 |
·WAP公共密钥体系 | 第60页 |
·安全性的一种实现 | 第60-62页 |
第8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·技术可接受性 | 第62页 |
·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