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行政诉讼法论文

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前言第10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5页
 第一节 问题之提出与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第二节 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述评第12-13页
 第三节 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3页
 第四节 本文的创作准备和研究基础第13-15页
第二章 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基本理论第15-25页
 第一节 行政诉讼审查标准概述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确定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基础理念第16-21页
  一、确定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一般理念第16-18页
   (一) 分权与制衡原则第16-17页
   (二) 行政自主原则第17-18页
   (三) 司法终局原则第18页
  二、确定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特殊理念第18-21页
   (一) 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第19页
   (二) 权利有效保障原则(信赖保护和比例原则角度)第19-20页
   (三) 行政裁量原则第20-21页
 第三节 影响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因素第21-25页
  一、影响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事实因素第21-23页
   (一) 司法审查对象的性质第21-22页
   (二) 法院审查能力的强弱第22页
   (三) 行政行为对公民权利的影响程度第22页
   (四) 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第22-23页
  二、影响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观念因素第23-25页
   (一) 法院的审查态度第23页
   (二) 诉讼认识论第23-24页
   (三) 对法律确定性的认识第24-25页
第三章 我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现状及其缺陷分析第25-36页
 第一节 我国关于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立法规定及理论分析第25-29页
  一、合法性审查原则确立第26-27页
  二、合理性审查原则的存疑第27-28页
  三、立法对适用审查标准的具体规定第28-29页
   (一) 合法性审查的依据第28页
   (二) 合法性审查的内容第28-29页
 第二节、我国行政诉讼实务中对审查标准的操作第29-32页
  一、法院对事实问题的审查第29-30页
  二、法院对法律问题的审查第30-31页
  三、法院对行政程序问题的审查第31页
  四、法院对行政裁量问题的审查第31-32页
 第三节 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审查标准存在的缺陷第32-36页
  一、合法性审查的限制及不足第32-33页
   (一) 标准过于简单、单一第32页
   (二) 存在形式法治倾向第32-33页
   (三) 实际操作中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当审查第33页
   (四) 仅限于具体行政行为第33页
  二、合理性审查的质疑第33-34页
  三、我国现行“正确性”审查标准的不利第34-36页
   (一) “正确性审查”标准背后的立法观第34-35页
   (二) “正确性审查”标准存在的弊端第35-36页
第四章 国外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之比较研究第36-49页
 第一节 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第36-39页
  一、德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第36-37页
  二、法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第37-39页
 第二节 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审查标准第39-44页
  一、美国司法审查标准概述第39-42页
  二、英国司法审查标准第42-44页
 第三节 WTO关于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标准的要求第44-45页
 第四节 国外对我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之比较的启示第45-49页
  一、确立行政诉讼审查的前提: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区分第45-46页
  二、行政程序的审查与法律正当程序的兴起第46-47页
  三、行政裁量问题的审查与合理性标准的客观化第47-48页
  四、国外行政诉讼审查标准体系的三元化发展趋势第48-49页
第五章 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设想第49-57页
 第一节 我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重构方向第49-50页
 第二节 我国二元化行政诉讼审查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第50-52页
  一、坚持纳入程序正当标准后的合法性审查标准第50-51页
  二、明确确立合理性审查标准第51-52页
 第三节 应当明确的三种特别程序的审查标准第52-57页
  一、非诉行政执行程序的审查标准第53-54页
  二、行政裁量的审查标准第54-55页
  三、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后记第60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起诉制度的重构
下一篇:老挝留学归国人才政策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