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类型政府补助对创新产出的影响
—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1.5 技术路线图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6页 |
2.1 政府补助 | 第13-19页 |
2.1.1 政府补助的定义 | 第13页 |
2.1.2 政府补助的动机 | 第13-17页 |
2.1.3 政府补助的类型 | 第17-19页 |
2.2 创新产出 | 第19-22页 |
2.2.1 创新产出的定义 | 第20页 |
2.2.2 创新产出的评价指标 | 第20-21页 |
2.2.3 政府补助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 | 第21-22页 |
2.3 政府补助对创新的影响 | 第22-26页 |
2.3.1 “促进论” | 第22-23页 |
2.3.2 “抑制论” | 第23-24页 |
2.3.3 “非线性论” | 第24-25页 |
2.3.4 “无效论” | 第25-26页 |
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26-33页 |
3.1 理论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1.1 政府补助的细分 | 第26-27页 |
3.1.2 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的区别 | 第27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27-33页 |
3.2.1 贴息类政府补助 | 第27-28页 |
3.2.2 税收类政府补助 | 第28-29页 |
3.2.3 知识产权类政府补助 | 第29-30页 |
3.2.4 人力资源类政府补助 | 第30-31页 |
3.2.5 项目类政府补助 | 第31-32页 |
3.2.6 其他类政府补助 | 第32-33页 |
4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33-37页 |
4.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3-34页 |
4.1.1 样本选取 | 第33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33页 |
4.1.3 数据处理 | 第33-34页 |
4.2 变量选取 | 第34-35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34页 |
4.2.2 解释变量 | 第34-35页 |
4.2.3 控制变量 | 第35页 |
4.3 模型构建 | 第35-37页 |
5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37-64页 |
5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7-43页 |
5.1.1 总体样本 | 第37-39页 |
5.1.2 产权分类子样本 | 第39-40页 |
5.1.3 行业分类子样本 | 第40-43页 |
5.2 相关性检验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3 回归分析 | 第45-49页 |
5.3.1 Hausman检验 | 第45-46页 |
5.3.2 主回归检验 | 第46-47页 |
5.3.3 倒U关系检验 | 第47-49页 |
5.4 稳健性检验 | 第49-59页 |
5.4.1 不同代理变量 | 第49-52页 |
5.4.2 不同子样本 | 第52-59页 |
5.5 结果讨论 | 第59-64页 |
5.5.1 全样本回归结果讨论 | 第59-61页 |
5.5.2 子样本回归结果讨论 | 第61-64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65-66页 |
6.2.1 理论启示 | 第65-66页 |
6.2.2 政策启示 | 第66页 |
6.3 研究局限和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附录 A | 第74-75页 |
附录 B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