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一. 前言 | 第10-17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 评价及卫生服务评价发展的简要历程 | 第11-12页 |
2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 | 第12-13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 目前国内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3-15页 |
2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的缺陷 | 第15-16页 |
(三)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二.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(二)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研究 | 第18页 |
2 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关系研究 | 第18页 |
3 本研究指标体系与杭州市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| 第18页 |
4 本指标体系的实证评价 | 第18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 研究样本简介 | 第18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(四)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19-25页 |
1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 | 第19页 |
2 德尔菲法在本研究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3 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20-23页 |
4 咨询方法与数据处理 | 第23-25页 |
三. 结果及分析 | 第25-43页 |
(一) 社区卫生服务指标体系的德尔菲咨询结果 | 第26-30页 |
(二) 质量控制及结果分析 | 第30-37页 |
1 专家的积极系数 | 第30页 |
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| 第30-31页 |
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| 第31-33页 |
4 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 | 第33页 |
5 专家的权威程度 | 第33-36页 |
6 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指标 | 第36-37页 |
(三) 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实证研究 | 第37-43页 |
1 政策支持评价 | 第37页 |
2 网络建设评价 | 第37-38页 |
3 人力资源评价 | 第38-39页 |
4 服务功能评价 | 第39-41页 |
5 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结果 | 第41页 |
6 本研究评价结果与杭州市主观评价结果的比较 | 第41-43页 |
四. 讨论与结论 | 第43-48页 |
(一) 本研究指标体系与“六位一体”功能的关系 | 第44页 |
(二) 本研究与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指标的比较 | 第44-46页 |
1 两者共同点 | 第44-45页 |
2 两者不同点 | 第45-46页 |
(三) 结论与建议 | 第46页 |
1 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功能的评价 | 第46页 |
2 重视社区康复功能的评价 | 第46页 |
3 加强健康档案科学化管理的评价 | 第46页 |
(四) 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46-47页 |
(五)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1 局限性 | 第47页 |
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件 | 第50-63页 |
附件1 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》中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” | 第50-51页 |
附件2 《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研究》中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” | 第51-52页 |
附件3 《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》中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” | 第52-53页 |
附件4 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调查表 | 第53-56页 |
附件5 第一轮德尔菲咨询指标 | 第56-61页 |
附件6 第二轮德尔菲咨询指标 | 第61-63页 |
综述 | 第63-6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业绩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