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产品开发价值管理:基于现实期权的方法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·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| 第9页 |
·传统财务评价方法所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| 第9-11页 |
·现实期权理论与方法在欧美大公司的应用成效 | 第11页 |
·现实期权理论与方法对新产品开发管理的重要意义 | 第11页 |
·问题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| 第12-13页 |
·重要概念和原理 | 第13-15页 |
·难点和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·难点 | 第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2 理论发展与研究综述 | 第17-27页 |
·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及其缺陷 | 第17-18页 |
·现实期权思想与方法的产生及优势 | 第18-20页 |
·现实期权理论与方法在R&D领域的进展综述 | 第20-26页 |
·战略层次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·项目层次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工具层次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·博弈论的引入 | 第24-26页 |
·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基于现实期权的新产品开发价值管理框架 | 第27-45页 |
·价值管理框架的提出 | 第27-35页 |
·Trigeorgis的概念性分析框架 | 第27-31页 |
·Martha & Nalin的运用性分析框架 | 第31页 |
·Luehrman的综合性分析框架 | 第31-32页 |
·本文的价值管理框架 | 第32-35页 |
·价值管理框架的解释 | 第35-43页 |
·现实期权分析方法与现实期权定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新产品开发投资的期权特征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期权类型及其定价原理 | 第39-43页 |
·应用边界和应用时机 | 第43-45页 |
4 实证研究 | 第45-61页 |
·实证研究目的 | 第45-46页 |
·研究的基本假设 | 第46-49页 |
·研究方法设计 | 第49-54页 |
·研究行业选择:制药行业 | 第49-50页 |
·目标企业 | 第50页 |
·被解释变量 | 第50-51页 |
·解释变量 | 第51-52页 |
·分析方法选择:COX回归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研究结果分析 | 第54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1页 |
5 新产品开发期权定价模型构建 | 第61-83页 |
·模型构建经典方法回顾 | 第61-62页 |
·新产品开发管理中的风险特征及门径管理思想的引入 | 第62-63页 |
·基于门径管理思想的概念模型建立 | 第63-67页 |
·基本理论假设 | 第67-68页 |
·数理建模过程 | 第68-76页 |
·商业化启动投资的前期经营 | 第68-71页 |
·规模扩张投资决策的触发时间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商业化启动投资的后期经营 | 第72-73页 |
·规模扩张投资的经营 | 第73-74页 |
·决策结果的执行概率 | 第74-75页 |
·新产品开发投资价值的确定 | 第75-76页 |
·案例分析:期权定价方法在制药行业的运用 | 第76-79页 |
·案例背景 | 第77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77-79页 |
·基于现实期权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价值评估规范化流程 | 第79-81页 |
·小结 | 第81-8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6页 |
·结论 | 第83-84页 |
·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附录: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