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: | 第7-18页 |
导言 | 第18-23页 |
第一章 技术本质的再认识 | 第23-38页 |
(一) 技术本质的历史认知 | 第23-27页 |
·古代 | 第23-24页 |
·近代 | 第24-25页 |
·现代 | 第25-27页 |
(二) 技术本体论审视 | 第27-31页 |
·技术实体说 | 第27-28页 |
·技术理性说 | 第28-30页 |
·泛化的技术理性本体论 | 第30-31页 |
(三) 技术本质之思的意义 | 第31-38页 |
·“绕不开”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认识技术本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| 第33-38页 |
第二章 技术必然性透视(1) | 第38-59页 |
(一) 技术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 | 第38-43页 |
·技术是人类满足需要的基本手段 | 第38-40页 |
·技术是人在“类”意义上进化的延续 | 第40-42页 |
·人类的技术存在与实践 | 第42-43页 |
(二) 技术作为人类有机生命体的延伸 | 第43-50页 |
·器官投影与器官延长 | 第44-46页 |
·工具和机器系统 | 第46-48页 |
·与人类的生物器官进化节律基本一致的技术形成 | 第48-50页 |
(三) 技术文化圈作为自然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| 第50-59页 |
·原始自然生态的先在性 | 第50-52页 |
·自然生态在人类出现以后的历史生成性 | 第52-55页 |
·技术文化圈在自然生态中的有机存在 | 第55-59页 |
第三章 技术必然性透视(2) | 第59-81页 |
(一) 进化意义上的技术发展 | 第59-67页 |
·进化的含义 | 第59-61页 |
·从生物进化论到广义进化论 | 第61-65页 |
·技术进化 | 第65-67页 |
(二) 技术进化中的必然性 | 第67-77页 |
·辨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必然性 | 第67-68页 |
·技术进化中的必然性趋势 | 第68-73页 |
·技术进化必然性的社会实现 | 第73-77页 |
(三) 技术进化必然性及其意义 | 第77-81页 |
·技术进化必然性概述 | 第77-78页 |
·应该走出的认识误区 | 第78-81页 |
第四章 技术必然性的扩张 | 第81-100页 |
(一) 理性向技术必然性的侵入 | 第81-90页 |
·从自然技术到理性技术 | 第81-84页 |
·理性技术的出现及其范式 | 第84-87页 |
·近现代技术中的理性技术范式 | 第87-90页 |
(二) 技术必然性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泛化 | 第90-94页 |
·技术控制的社会化 | 第91-92页 |
·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 | 第92-94页 |
(三) 全球技术一体化 | 第94-100页 |
·早期的“世界技术” | 第94-96页 |
·“世界规模”的技术系统 | 第96-97页 |
·“世界一体化”的技术 | 第97-100页 |
第五章 从技术必然性走向技术的社会控制 | 第100-138页 |
(一) 技术发展的本质 | 第100-112页 |
·技术发展与人类本质的全面实现 | 第101-104页 |
·技术发展与自然的和谐 | 第104-109页 |
·技术发展的实现 | 第109-112页 |
(二) 技术发展与技术必然性 | 第112-125页 |
·技术的发展与代价 | 第112-114页 |
·社会过程的“自发”与“自觉” | 第114-120页 |
·技术必然性的自发性特征 | 第120-125页 |
(三) 技术发展的自觉——走向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 | 第125-138页 |
·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——从技术系统的自组织到他组织 | 第125-128页 |
·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何以可能 | 第128-131页 |
·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——“设计”还是“导向” | 第131-138页 |
第六章 技术发展社会控制机制的建构 | 第138-190页 |
(一) 技术发展的社会评价机制 | 第138-158页 |
·什么是技术的社会评价 | 第138-140页 |
·社会评价的主要维度 | 第140-154页 |
·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评价特征 | 第154-158页 |
(二) 多元化的社会控制主体 | 第158-169页 |
·国家 | 第158-162页 |
·社会公众 | 第162-165页 |
·国际组织 | 第165-169页 |
(三) 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手段 | 第169-190页 |
·技术发展的法律控制 | 第169-176页 |
·科学技术教育 | 第176-182页 |
·技术评估 | 第182-190页 |
第七章 实现技术发展社会控制的技术选择 | 第190-225页 |
(一) 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 | 第191-194页 |
(二) 信息技术——一种能够控制技术的技术 | 第194-205页 |
·什么是信息技术?它的来龙去脉 | 第194-196页 |
·信息技术的”人性化”本质 | 第196-200页 |
·信息技术的控制功能 | 第200-205页 |
(三) 现代生物技术——重塑自然与生命 | 第205-215页 |
·现代生物技术的“控制”本质 | 第205-209页 |
·“重塑”生命与生物进化 | 第209-211页 |
·数字化的现代生物技术 | 第211-215页 |
(四) 运用和发展控制技术的实践 | 第215-225页 |
·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技术 | 第215-220页 |
·现代生物技术帮助人类破解面临的新困境 | 第220-225页 |
结语 | 第225-2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8-232页 |
后 记 | 第2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