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崆峒山植物区系的地理背景 | 第6-8页 |
·地理位置及研究范围 | 第6页 |
·地质、地貌条件 | 第6-7页 |
·气候条件 | 第7页 |
·植被条件 | 第7-8页 |
2 植物科、属、种的统计和区系分析 | 第8-31页 |
·科的统计及分布区类型的分析 | 第8-15页 |
·优势科和表征科 | 第8-10页 |
·崆峒山产的单种科和单属科 | 第10-11页 |
·科的分布型简析 | 第11-14页 |
·科的生活型分析 | 第14页 |
·古老性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属的统计及分布区类型的分析 | 第15-20页 |
·属的数量组成 | 第15-16页 |
·属的分布型简析 | 第16-20页 |
·崆峒山含1种属的分布型简析 | 第20页 |
·属的生活型分析 | 第20页 |
·种的统计及分布区类型的分析 | 第20-31页 |
·种的区系组成 | 第20-24页 |
·种的生活型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种的生态型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资源植物 | 第26页 |
·植物群落建群种优势种的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崆峒山植物区系分区问题的讨论 | 第30-31页 |
3 植物科、属、种的相似性比较 | 第31-36页 |
4 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变 | 第36-37页 |
5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| 第37-38页 |
结束语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附录: 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名录 | 第4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