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14页 |
第一章、绪论 | 第14-19页 |
§1.1 GPS数学模型及其数值算法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4-16页 |
§1.2 GPS模糊度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§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、GPS精密定位的数学模型 | 第19-41页 |
§2.1 引言 | 第19页 |
§2.2 GPS精密静态定位的数学模型 | 第19-29页 |
·、函数模型 | 第19-22页 |
·、随机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、整周模糊度和基线位置参数的求解 | 第23-25页 |
·、几种基线及其精度之间的关系 | 第25-29页 |
·、几点说明 | 第29页 |
§2.3 GPS精密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 | 第29-37页 |
·、单历元方式下GPS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 | 第29-32页 |
·、函数模型与随机模型 | 第29-32页 |
·、OTF方式下GPS精密动态定位的通用数学模型 | 第32-37页 |
§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§2.5 本章附录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、求解模糊度整数解的现有方法 | 第41-64页 |
§3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§3.2 求解模糊度的整数最小二乘原理 | 第42-43页 |
§3.3 LAMBDA方法 | 第43-47页 |
·、LAMBDA方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3-45页 |
·、LAMBDA方法的搜索空间 | 第45-46页 |
·、LAMBDA方法的剖析 | 第46-47页 |
§3.4 模糊度的可容许整数变换和降相关 | 第47-52页 |
·、可容许的模糊度整数变换 | 第47-48页 |
·、GPS模糊度的降相关 | 第48-50页 |
·、整数变换后的LAMBDA方法 | 第50-52页 |
§3.5 直接凑整法和Bootstrapping方法 | 第52-54页 |
·、直接凑整法 | 第52页 |
·Bootstrapping方法 | 第52-54页 |
§3.6 试算实例与分析 | 第54-63页 |
·、基线浮点解与固定解的比较 | 第54-58页 |
·、搜索次数的比较 | 第58-61页 |
·、基线浮点解与固定解的精度 | 第61-63页 |
§3.7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、求解模糊度整数解的新方法 | 第64-86页 |
§4.1 双乔里斯基整数变换方法 | 第64-74页 |
·、引言 | 第64-65页 |
·、下三角的乔里斯基分解和上三角的乔里斯基分解 | 第65-66页 |
·、双乔里斯基整数变换 | 第66-69页 |
·、多次双乔里斯基整数变换 | 第69-70页 |
·、算例分析 | 第70-74页 |
§4.2 回代的LAMBDA方法 | 第74-78页 |
·、回代的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模糊度技术 | 第74-75页 |
·、回代的LAMBDA方法 | 第75-76页 |
·、RLAMBDA方法的搜索空间 | 第76-77页 |
·、整数变换后的RLAMBDA方法 | 第77-78页 |
§4.3 回代的Bootstrapping方法 | 第78-80页 |
§4.4 实例试算及分析 | 第80-84页 |
·、LAMBDA方法和RLAMBDA方法的试算结果比较 | 第80-82页 |
·、Bootstrapping方法和回代的Bootstrapping方法的执行结果比较 | 第82-84页 |
§4.5 本章小结 | 第84页 |
§4.6 本章附录 | 第84-86页 |
第五章、模糊度的可靠性理论 | 第86-107页 |
§5.1 引言 | 第86-87页 |
§5.2 可容许整数估计及其归整域 | 第87-92页 |
·、可容许整数估计的定义 | 第87-89页 |
·、直接凑整估值的归整域 | 第89-90页 |
·、Bootstrapping估值的归整域 | 第90页 |
·、回代的Bootstrapping估值的归整域 | 第90-91页 |
·、整数最小二乘估值的归整域 | 第91-92页 |
§5.3 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92-95页 |
·、模糊度为任意整数向量时的概率 | 第92-93页 |
·、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93-95页 |
§5.4 Bootstrapping方法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95-96页 |
§5.5 回代的Bootstrapping方法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96-98页 |
§5.6 直接凑整方法的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98-101页 |
§5.7 整数最小二乘方法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101-104页 |
·、整数最小二乘模糊度估值的最优性质 | 第101页 |
·、整数最小二乘方法模糊度的成功率 | 第101-103页 |
·、几种可容许整数估值成功率的比较 | 第103-104页 |
§5.8 模糊度成功率的模拟方法 | 第104-105页 |
§5.9 本章小结 | 第105-107页 |
第六章、模糊度和基线位置参数向量的统计性质 | 第107-121页 |
§6.1 模糊度整数解的期望和方差 | 第107-108页 |
§6.2 基线位置参数固定解的期望和方差 | 第108-109页 |
§6.3 基线位置参数向量固定解的概率和概率密度 | 第109-112页 |
§6.4 模糊度和基线位置参数的联合分布 | 第112-119页 |
·、模糊度浮点解和整数解的联合概率密度 | 第112-114页 |
·、模糊度整数解和模糊度残差的联合概率密度 | 第114-116页 |
·、模糊度和基线位置参数向量间的联合概率密度 | 第116-119页 |
§6.5 本章小结 | 第119-121页 |
第七章、结束语 | 第121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6页 |
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