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发达地区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——以中国西部为例
上篇 问题.理论评价 | 第1-5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3-2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21页 |
·假设和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结构和可能的创新 | 第24-29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演进及再评价 | 第29-52页 |
·垄断优势理论 | 第29-33页 |
·国际产品周期与区位理论 | 第33-36页 |
·内部化理论 | 第36-40页 |
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| 第40-44页 |
·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动态 | 第44-48页 |
·小结性评价 | 第48-52页 |
中篇 论证.理论拓展 | 第52-113页 |
第三章 生产要素时代动态价值量 | 第53-66页 |
·要素时代价值量变化模型 | 第53-57页 |
·要素时代价值量动态逻辑论证 | 第57-61页 |
·时代价值量变化验证 | 第61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四章 生产要素区位动态价值量 | 第66-78页 |
·要素区位动态价值量模型 | 第66-69页 |
·要素区位动态价值量逻辑实证 | 第69-72页 |
·区位价值量变化验证 | 第72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五章 生产要素价值量组合变化 | 第78-88页 |
·要素价值量组合变化模型 | 第78-82页 |
·要素价值量组合变化逻辑实证 | 第82-85页 |
·价值量组合变化验证 | 第85-86页 |
·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六章 学习型跨国投资 | 第88-113页 |
·知识型要素-西部紧缺资源 | 第88-92页 |
·内向与外向国际化 | 第92-98页 |
·吸纳科技要素 | 第98-103页 |
·吸纳管理要素 | 第103-108页 |
·优势吸纳模式 | 第108-111页 |
·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下篇 战略.应用分析 | 第113-169页 |
第七章 欠发达地区企业优势选择 | 第114-130页 |
·动态变化优势 | 第114-117页 |
·纵向环节优势 | 第117-120页 |
·横向相对优势 | 第120-125页 |
·区位比较优势 | 第125-129页 |
·小结 | 第129-130页 |
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企业进入国外战略 | 第130-143页 |
·进入方式战略 | 第130-135页 |
·进入市场战略 | 第135-139页 |
·进入时序战略 | 第139-141页 |
·小结 | 第141-143页 |
第九章 欠发达地区企业国外经营战略 | 第143-159页 |
·境外融资战略 | 第143-146页 |
·价格转移战略 | 第146-149页 |
·风险防范战略 | 第149-152页 |
·跨国本土化战略 | 第152-157页 |
·小结 | 第157-159页 |
第十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159-16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59-161页 |
·现行政策及缺陷 | 第161-163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163-1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9-178页 |
致谢 | 第178-1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