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饲料作物、牧草论文

粮饲轮作系统中牧草生态适应性及能量转化效益研究

前言第1-15页
 1 研究背景第10-13页
   ·农区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第10页
   ·绿色饲料产业建设的必要性第10-12页
   ·绿色饲料产业的优势第12-13页
   ·粮饲轮作的优势和潜力第13页
 2 国内外动态第13-14页
 3 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-15页
材料与方法第15-19页
 1 不同稻茬季节牧草的气象生态适应性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·试验地条件第15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15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早稻-牧草(黑麦草、高丹草)模式第15页
     ·中稻-黑麦草模式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双季稻-黑麦草模式第16页
   ·观测项目第16页
 2 黑麦草栽培生态适应性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·稻田集约栽培条件下黑麦草种性比较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试验地条件第16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种第16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与管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观测项目第17页
   ·不同刈割时间对黑麦草产量影响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·供试品种第17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与管理第17页
   ·稻田集约栽培条件下黑麦草与紫云英种间关系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第17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与管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观测项目第18页
 3 粮饲轮作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益分析第18-19页
分析与结果第19-36页
 1 不同稻茬季节牧草气象生态适应性研究第19-25页
   ·早稻茬口特性及牧草的生育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早稻的茬口特性第19页
     ·早稻茬口高丹草的气象生态适应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早稻茬口黑麦草的气象生态适应性第20-21页
   ·中稻茬口特性及黑麦草生育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中稻的茬口特性第21页
     ·中稻茬口黑麦草生长生态适应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中稻茬口黑麦草产量生态适应性第22-23页
   ·双季晚稻茬口特性及牧草的生育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双季晚稻茬口特性第23页
     ·双季晚稻茬口黑麦草的生长生态适应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双季晚稻茬口黑麦草产量生态适应性第24-25页
 2 黑麦草栽培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第25-32页
   ·黑麦草栽培生态适应性的品种间比较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各品种生育期动态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株高变化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干草及粗蛋白产量比较第28-30页
   ·不同刈割时间对黑麦草产量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·美国速生黑麦草与紫云英间混作群落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株高效应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产量效应第31-32页
 3 粮饲轮作系统资源转化效益比较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·粮饲轮作系统资源转化粗蛋白效益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粮饲轮作系统能流转化效益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粮饲轮作系统经济效益分析第34-36页
讨论第36-41页
 1 粮饲轮作的生态效益第36页
 2 粮饲轮作的经济效益第36-37页
 3 不同粮饲轮作系统的评价第37-38页
   ·早稻-黑麦草粮饲轮作系统第37页
   ·中稻-黑麦草粮饲轮作系统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第37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充分利用光温资源第37-38页
   ·双季稻晚稻-黑麦草粮饲轮作系统。第38页
 4 “黑麦草-水稻”粮饲轮作对后作水稻的影响第38页
 5 “黑麦草-水稻”粮饲轮作系统的技术体系第38-41页
   ·黑麦草在粮饲轮作条件下的适宜播种期第38-39页
   ·黑麦草与紫云英间混作第39-40页
   ·肥水管理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作者简历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础教育领域完全私立学校管理模式研究
下一篇: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