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传统住宅(民居)论文

基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榆林四合院民居的研究

1 绪论第1-14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
   ·国内外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传统民居的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·国外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传统民居的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·国内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传统民居的现状第9页
   ·文化人类学运用于传统民居的基本方法第9-12页
     ·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文化人类学运用于传统民居的基本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·论文课题范围界定与定义以及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-14页
2 明清时期榆林地区家庭结构、生活方式与榆林四合院民居第14-34页
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家庭结构与榆林四合院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第14-23页
  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家庭结构第14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民居的平面布局构成要素第14-20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形式第20-23页
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榆林四合院的室内布局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室内布局第24-26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结构与构造第26-30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结构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建筑构造第28-30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雕刻艺术与文化意义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雕刻艺术类型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榆林四合院雕刻艺术的文化意义第33页
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3 榆林四合院民居的历史成因及其演进第34-39页
   ·明以前汉文化在榆林地区的扩大、传播第34-36页
   ·明清时期受北京四合院和山西四合院影响后基本定型第36-39页
4 榆林四合院民居的多民族文化性第39-45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民居受汉文化“礼”和“风水”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受汉文化“礼”影响的建筑体现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受汉文化“风水”影响的建筑体现第41-42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受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第42-44页
 本章小结第44-45页
5 榆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榆林四合院民居的生态特征第45-50页
   ·榆林地区的自然环境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榆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变迁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榆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第46-47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民居的生态特征第47-49页
 本章小结第49-50页
6 榆林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人口特征对榆林四合院的影响第50-54页
   ·榆林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榆林四合院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人口特征对榆林四合院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人口特征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明清时期榆林地区人口特征对榆林四合院的影响第53页
 本章小结第53-54页
7 榆林四合院的宗教信仰与四合院民居中的宗教色彩性第54-58页
   ·榆林地区的宗教信仰特征:第54-56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民居中的宗教色彩性第56-57页
 本章小结第57-58页
8 对榆林四合院的继承和发展第58-64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的存在的价值第58-59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现状第59-60页
   ·榆林四合院所成现状的主客观因素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·对榆林四合院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的建议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对院落的保护提出的建议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对观念和保护体系提出的建议第62-63页
 本章小结第63-64页
9 结论第64-66页
榆林大有当巷3、4、6号院测绘图第66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4页
图纸目录第74-76页
附录第76-78页
附表第78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河壶口瀑布地质遗迹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利用研究
下一篇:语篇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