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概论 | 第1-37页 |
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——效率与公平的思考 | 第12-22页 |
一、 理论意义 | 第12-16页 |
二、 现实意义 | 第16-22页 |
第二节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中国的发展 | 第22-27页 |
第三节 定价研究的若干基本范畴讨论 | 第27-30页 |
一、 概念及特性 | 第27-28页 |
二、 一些相关范畴的讨论 | 第28-30页 |
第四节 定价的一般原则 | 第30-33页 |
一、 金融工具定价的一般原则 | 第31-32页 |
二、 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第五节 CB定价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33-37页 |
一、 定性分析法 | 第33-35页 |
二、 定量分析法 | 第35-36页 |
三、 两者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第二章 定价方法研究 | 第37-51页 |
第一节 国外CB定价的研究历程 | 第37-42页 |
一、 70年代中期以前——未来价值的贴现 | 第37-38页 |
二、 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后期——期权定价模型 | 第38-40页 |
三、 80年代后期到现在——数值分析技术 | 第40-42页 |
第二节 定价方法评析 | 第42-44页 |
一、 资产定价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 | 第42-43页 |
二、 无套利假设——转折点 | 第43-44页 |
三、 “华尔街第二次金融革命” | 第44页 |
第三节 中国CB的定价研究 | 第44-45页 |
第四节 中国定价方法的思考 | 第45-51页 |
一、 原则 | 第45-46页 |
二、 思路——三步法 | 第46-51页 |
第三章 实证分析 | 第51-64页 |
一、 样本的选取 | 第51-53页 |
二、 数据来源及检验 | 第53-54页 |
三、 具体分析(三步法) | 第54-62页 |
四、 几点说明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若干结论与建议 | 第64-67页 |
一、 描述性结论与启示 | 第64-65页 |
二、 建议--对CB定价的思考 | 第65-67页 |
附表 | 第67-69页 |
附图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后记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