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前言 | 第1-9页 |
1 加强内部控制之原因 | 第9-14页 |
1.1 加强内部控制是银行自身的需要 | 第9-11页 |
1.1.1 频发的金融风险事件促使银行加强风险控制 | 第9-10页 |
1.1.2 激烈的竞争迫使银行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| 第10-11页 |
1.2 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必须实行内部风险控制 | 第11-14页 |
1.2.1 日本的“金融大检查” | 第11-12页 |
1.2.2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的国际呼声 | 第12-14页 |
2 风险控制的目的和对象 | 第14-19页 |
2.1 风险控制的目的 | 第14-15页 |
2.1.1 什么是风险 | 第14页 |
2.1.2 什么是收益 | 第14-15页 |
2.1.3 股东附加价值 | 第15页 |
2.2 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| 第15-16页 |
2.2.1 可避免的风险 | 第15页 |
2.2.2 可控制的风险 | 第15-16页 |
2.2.3 无法控制的风险 | 第16页 |
2.3 风险控制系统要控制的风险 | 第16-19页 |
2.3.1 信用风险 | 第17页 |
2.3.2 市场风险 | 第17页 |
2.3.3 流动性风险 | 第17-18页 |
2.3.4 管理风险 | 第18-19页 |
3 信用风险控制的现状 | 第19-31页 |
3.1 信用风险的预先评估 | 第19-23页 |
3.1.1 客户评级和交易评级 | 第19-22页 |
3.1.2 债务区分和自查 | 第22-23页 |
3.2 信用风险的后续管理 | 第23-27页 |
3.2.1 额度管理 | 第23-25页 |
3.2.2 日常监控 | 第25-27页 |
3.3 授权管理 | 第27-31页 |
3.3.1 总行内部的授权 | 第27-28页 |
3.3.2 总行和分行之间的授权 | 第28-29页 |
3.3.3 分行内部的授权 | 第29-31页 |
4 市场风险控制和流动性风险控制 | 第31-38页 |
4.1 市场风险控制 | 第31-34页 |
4.1.1 一对一的交易 | 第31-33页 |
4.1.2 BANK—to—BANK | 第33-34页 |
4.2 流动性风险控制 | 第34-38页 |
4.2.1 存款风险管理 | 第34-36页 |
4.2.2 资金调拨管理 | 第36-38页 |
5 管理风险的控制 | 第38-44页 |
5.1 日常操作风险 | 第38-41页 |
5.1.1 前后台分开 | 第38-39页 |
5.1.2 岗位制约 | 第39-40页 |
5.1.3 三重核算制 | 第40-41页 |
5.2 行政管理风险 | 第41-44页 |
5.2.1 合规性的控制 | 第41-42页 |
5.2.2 行员的培训 | 第42-44页 |
6 风险控制的效果分析 | 第44-52页 |
6.1 积极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6.1.1 树立了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| 第44-45页 |
6.1.2 成功地控制了管理风险 | 第45-46页 |
6.1.3 银行与资本市场成功对接 | 第46-47页 |
6.2 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2页 |
6.2.1 控制过度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6.2.2 效率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6.2.3 分散风险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6.2.4 内在脆弱性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7 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