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文学理论论文

文学格式塔中的场论

一、 文学格式塔场论的生成第1-11页
 (一) 文学格式塔场论的理论渊源第5-7页
  1、 文学格式塔场论的直接源头:格式塔心理学第5页
  2、 文学格式塔场论的发展历程第5-7页
 (二) 文学格式塔场论是对一般整体观念的扬弃第7-11页
  1、 古代的整体论思想第7页
  2、 源于语言学结构主义的整体论思想第7页
  3、 文化研究学派的整体论思想第7页
  4、 文学格式塔场论的内涵第7-11页
二、 文学格式塔场结构理论第11-26页
 (一) 文学格式塔场结构的静态模式第11-21页
  1、 文学格式塔场是作家审美心理场对对象的直觉组织第11页
  2、 文学格式塔场的组织过程发生在行为环境中第11页
  3、 审美心理化后的行为世界第11页
  4、 文学格式塔场结构的静态模式图第11-21页
 (二) 文学格式塔场结构的动态模式第21-26页
  1、 文学的关系性存在第21页
  2、 文学格式塔场结构的动态模式图第21-26页
三、 文学格式塔的场效应第26-47页
 (一) 文学格式塔场的内部功能第26-30页
  1、 内部功能的表现形态第26页
  2、 内部功能遵循的规则第26-30页
 (二) 文学格式塔场的外部功能第30-41页
  1、 对个体的外部功能第31-36页
  2、 对文化的外部功能第36-41页
 (三) 文学格式塔场的功能效果第41-47页
  1、 理想状况下的功能效果第41页
  2、 动态状况下的功能效果第41页
  3、 文学格式塔场的功能效应历史层第41-47页
四、 文学格式塔场品质第47-52页
 (一) 文学场的“格式塔质”第47-49页
 (二) 文学格式塔质的表现形态第49-51页
 (三) 文学场价值的评判标准:审美第51-52页
注释第52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后记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安杨森供应链合作伙伴管理研究
下一篇:五年制师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