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综述 | 第1-19页 |
1 学业求助 | 第9-12页 |
1.1 关于学业求助的不同观点 | 第9-11页 |
1.2 学业求助的性质 | 第11-12页 |
2 有关成就目标定向、求助态度、求助方式的研究 | 第12-18页 |
2.1 成就目标定向 | 第12-15页 |
2.2 求助态度 | 第15-17页 |
2.3 求助方式 | 第17-18页 |
3 研究假设 | 第18页 |
4 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| 第18-19页 |
二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1 被试 | 第19页 |
2 研究工具 | 第19-20页 |
3 施测方法与程序 | 第20-21页 |
三 结果 | 第21-31页 |
1 年级、性别对求助态度、求助方式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求助态度的影响 | 第22-26页 |
2.1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类型的划分 | 第22-23页 |
2.2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求助态度的影响 | 第23-26页 |
3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求助方式的影响 | 第26-31页 |
3.1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工具性求助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执行性求助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3.3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回避求助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四 分析与讨论 | 第31-40页 |
1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对求助态度、求助方式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2 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对求助态度、求助方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 求助态度对求助方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4 个体成就目标定向、班级成就目标定向、求助态度与求助方式之间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5 学业求助的年级差异 | 第36-37页 |
6 小结 | 第37页 |
7 对本研究的反思 | 第37页 |
8 本研究对教育的几点启示 | 第37-40页 |
五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7页 |
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