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(中文) | 第1-6页 |
内容摘要(英文)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概 述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——两个决定者之间的关系(以法院为中心)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审查强度的内涵和意义 | 第17-20页 |
一、 行政诉讼审查强度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 行政诉讼审查强度与受案范围的联系与区别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、方法及框架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审查强度的理论分析 | 第23-44页 |
第一节 司法最终与审查强度之关系 | 第23-26页 |
一、 司法最终的意义 | 第23-24页 |
二、 行政自主性 | 第24-25页 |
三、 司法最终、行政自主性与审查强度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行政诉讼审查强度模式 | 第26-37页 |
一、 行政诉讼审查强度的三种模式 | 第26-27页 |
二、 两种类型的行政与司法关系 | 第27-34页 |
三、 带有归一趋势的审查强度模式 | 第34-37页 |
第三节 影响审查强度的理念与相关因素 | 第37-42页 |
一、 权力分立 | 第38-39页 |
二、 行政诉讼的目的 | 第39-40页 |
三、 行政与司法活动的区别及行政运作状况 | 第40-41页 |
四、 司法哲学(judicial philosophy) | 第41-42页 |
五、 审判模式 | 第42页 |
第四节 审查强度所涉及的主要方面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法院对法律问题的审查强度 | 第44-73页 |
第一节 概 述 | 第44-46页 |
一、 法律规则与解释 | 第44-45页 |
二、 在法律问题上法院独立的审查权和最终的决定权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英国对法律问题审查的发展 | 第46-53页 |
一、 管辖权问题 | 第46-47页 |
二、 英国对待法律问题的传统立场——原则上仅将审查范围限于管辖权法律问题 | 第47-49页 |
三、 安尼斯米尼克案的意义——所有的法律问题皆可纳入到审查范围之内 | 第49-53页 |
第三节 美国对待法律问题的实证态度(一)——总述及弱尊重 | 第53-56页 |
一、 总述 | 第53-54页 |
二、 弱尊重态度 | 第54-56页 |
第四节 美国对待法律问题的实证态度(二)——关于谢弗朗(Chevron)案问题分析 | 第56-69页 |
一、 谢弗朗案情简介及理论框架 | 第56-58页 |
二、 谢弗朗案的理论意义 | 第58-60页 |
三、 对谢弗朗案的理论评价及思考 | 第60-67页 |
小结: 美国对法律问题主流的司法态度——弱尊重 | 第67-69页 |
第五节 德国对待法律问题的态度 | 第69-73页 |
第四章 法院对事实认定的审查强度 | 第73-101页 |
引言 | 第73页 |
第一节 主要英美法系国家对待事实问题的态度 | 第73-88页 |
一、 英国 | 第73-80页 |
二、 美国对待事实问题的态度 | 第80-88页 |
三、 其他一些英美国家的变革 | 第88页 |
第二节 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待事实问题的态度——兼论法国在对待事实问题的独特性 | 第88-94页 |
第三节 英美法系对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采用不同审查标准的原因 | 第94-101页 |
一、 先进的程序观念和发达的行政程序制度 | 第95-98页 |
二、 行政机关和法院分别是行政问题和法律问题的专家 | 第98-101页 |
第五章 法院对混合问题的审查 | 第101-110页 |
第一节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| 第101-103页 |
第二节 混合问题的性质及法院对其审查强度 | 第103-105页 |
第三节 德国对不确定法律概念适用的审查 | 第105-110页 |
第六章 法院对行政裁量的审查强度 | 第110-128页 |
第一节 行政裁量的概念分析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10-113页 |
第二节 行政裁量的可诉性 | 第113-116页 |
第三节 法院对行政裁量审查的方式及强度 | 第116-120页 |
一、 逾越裁量权 | 第117页 |
二、 滥用裁量权 | 第117-120页 |
第四节 比例原则 | 第120-125页 |
第五节 诉诸行政的自觉自律——让行政作蚕自缚 | 第125-128页 |
第七章 对我国审查强度问题的分析思考 | 第128-161页 |
第一节 对我国法律问题审查的讨论 | 第128-140页 |
一、 现状分析 | 第128-131页 |
二、 既有规定的缺失 | 第131-133页 |
三、 塑造法院在法律适用中对法律问题的权威 | 第133-140页 |
第二节 对我国有关事实问题审查的思考 | 第140-151页 |
一、 我国行政诉讼是否应为法律审——有关法律审内含的分析 | 第140-144页 |
二、 对法院调查权力的分析 | 第144-150页 |
三、 发展前瞻 | 第150-151页 |
第三节 履行判决与变更判决研究 | 第151-161页 |
一、 履行判决 | 第152-158页 |
二、 变更判决 | 第158-161页 |
主要参考书目 | 第161-174页 |
后 记 | 第1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