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

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插图索引第9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混合动力车辆的分类以及特点第11-15页
     ·混合动力电动车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飞轮混合动力车第12页
     ·液压混合动力车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混合动力车辆特点分析第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课题研究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 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系统研究第18-24页
   ·引言第18-19页
   ·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系统组成第19-20页
   ·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策略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以车速为控制参数的控制策略第21页
     ·以功率为控制参数的控制策略第21页
     ·液压辅助控制策略第21-22页
   ·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过程工作原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车辆制动工作过程第22页
     ·车辆液压系统能量回收工作过程第22-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 基于功率键合图的液压系统建模第24-36页
   ·引言第24-25页
   ·功率键合图建模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双向变量泵/马达系统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排量控制机构系统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蓄能器系统第28页
     ·管道系统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液压系统第29-30页
   ·液压系统状态方程第30-35页
     ·键组合成方程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结构方程第33页
     ·状态方程第33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 基于MATLAB 液压混合动力车液压系统仿真第36-48页
   ·引言第36页
   ·车辆制动动能回收评价第36-37页
   ·液压系统的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第37-38页
   ·液压系统参数的选取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双向变量泵/马达的有关参数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蓄能器的有关参数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液压系统的有关参数第41-43页
   ·液压系统仿真第43-47页
     ·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仿真模型的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总结与展望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附录 A 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QP算法的支臂布置原则及其在弧门主框架结构改进中的应用
下一篇:7140型客车车架的有限元计算及振动与疲劳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