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制造工艺论文--飞机制造论文

PDM技术工程应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29页
   ·CIM思想与集成制造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·先进制造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·PDM/MIS/MRPⅡ与CIMS信息集成第18-20页
   ·PDM技术组成及发展第20-22页
   ·我国PDM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策略第22-24页
   ·我国航空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第24-26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第26-2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背景第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二章 数字化产品数据分析第29-40页
   ·引言第29-30页
   ·产品数据的发展第30-32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产品数据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信息集成环境下产品数据第31-32页
   ·面向制造的产品数据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面向制造的概念第32-33页
     ·面向制造的产品数据第33-35页
   ·波音飞机数字化产品数据第35-39页
     ·几何数据集第36-38页
     ·非几何信息第38页
     ·产品更改信息第38-39页
     ·BOM数据信息第39页
     ·标准化技术文档第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三章 并行产品设计第40-57页
   ·引言第40-41页
   ·并行设计中集成技术第41-46页
     ·人员的组织和集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并行工程集成框架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过程的集成第45-46页
   ·数据驱动的过程模型第46-51页
     ·并行设计过程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数据驱动的过程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产品设计过程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·并行设计过程建模技术第51-52页
     ·项目管理中过程描述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设计过程中信息反馈第52页
   ·并行设计信息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·项目与设计过程和产品数据关联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并行设计的数据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并行设计的数据类型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并行设计中产品数据形式第55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四章 产品的结构模型分析第57-70页
   ·引言第57页
   ·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第57-59页
   ·产品的结构分解第59-60页
   ·产品模型的相关概念第60-64页
     ·产品的构型表示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产品的版本表示第61页
     ·产品结构树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产品装配树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基于构型的产品结构树第63-64页
   ·产品的结构关系描述第64-66页
   ·产品对象模型第66-68页
     ·产品对象基本属性第67页
     ·产品结构对象第67-68页
   ·产品数据资料室第68页
   ·产品的数据文档关联第68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 PDM产品信息建模第70-84页
   ·引言第70页
   ·面向并行工程的PDM技术第70-74页
     ·并行工程的集成框架结构第70-72页
     ·产品数据管理的意义第72-73页
     ·PDM系统的体系结构第73-74页
   ·产品信息建模第74-79页
     ·PDM系统的信息描述第74-75页
     ·产品对象定义第75-76页
     ·产品对象操作第76页
     ·产品对象的分类第76-78页
     ·面向对象层的体系结构第78-79页
   ·产品数据的并发控制与管理第79-83页
     ·产品数据访问机制第79-80页
     ·产品数据共享的安全机制第80-81页
     ·产品数据的并发控制第81-82页
     ·产品对象的访问控制管理第82-8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六章 PDM应用与企业结构第84-96页
   ·引言第84-85页
   ·先进制造系统组织结构第85-89页
     ·制造系统组织结构变迁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企业控制结构第86-87页
     ·PDM技术对企业控制结构影响第87-89页
   ·航空企业PDM应用分析第89-91页
     ·航空企业的三层控制模式第89-91页
   ·制造单元概念第91-9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定义第92-94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控制结构第94页
   ·制造单元过程控制技术分析第94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第七章 制造单元系统建模第96-108页
   ·引言第96页
   ·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方法第96-101页
     ·OMT对象建模方法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·对象模型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·动态模型第98页
       ·功能模型第98页
     ·I_2DEF系统建模技术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·I_2DEF对象建模方法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·I_2DEF建模过程第100-101页
   ·制造单元系统模型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与企业信息集成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系统/功能分解树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信息技术第105页
     ·生产控制子系统结构模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生产控制子系统信息模型第106-10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八章 制造单元可视化模型分析第108-121页
   ·引言第108-109页
   ·面向对象可视化技术分析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可视化图形对象模型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数据驱动模型分析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驱动模型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源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·显示模型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系统结构第113页
   ·制造单元可视化分析第113-119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分析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过程管理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加工单元分析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可视化过程管理的条件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加工单元操作描述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可视化视图第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1页
第九章 基于时间Petri网的过程模型第121-135页
   ·引言第121页
   ·产品加工过程分析第121-126页
     ·工艺规程描述特性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加工过程的工序表示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·过程管理的项目进程图表示第124-126页
   ·时间Petri网模型第126-129页
     ·Petri网第127页
     ·Petri网基本定义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时间Petri网第128-129页
   ·基于Petri网的制造单元模型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·加工单元过程模型第130页
     ·制造单元过程模型第130-131页
   ·产品加工过程评价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·加工过程评价的意义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生产过程分析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示例第133-1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4-135页
第十章 总结与展望第135-138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35-136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136-138页
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138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46页
致谢第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及其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
下一篇:演变随机响应问题的统一解法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