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周诗史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64页 |
第一节 《诗经》研究背景概述 | 第8-12页 |
第二节 《诗经》中的歌与诗 | 第12-19页 |
一、 《诗经》中的仪式颂赞之歌 | 第13-14页 |
二、 《诗经》中的讽刺诗 | 第14-17页 |
三、 歌与诗的合流与“诗言志” 之说的产生 | 第17-19页 |
第三节 “四诗”与诗文本的结构 | 第19-28页 |
第四节 《诗经》作品断代的依据 | 第28-64页 |
一、 《毛诗序》 | 第28-58页 |
二、 謚法、铭文及其他 | 第58-64页 |
第二章 西周早期的仪式乐歌 | 第64-96页 |
第一节 周初史迹概述 | 第64-68页 |
第二节 关於周公制礼作乐 | 第68-71页 |
第三节 西周早期的仪式乐歌 | 第71-96页 |
一、 武王时代的仪式乐歌 | 第71-74页 |
二、 周公、成王时代的祭祀乐歌 | 第74-89页 |
三、 康王时代的祈农乐歌及诗文本的结集 | 第89-96页 |
第三章 西周中期的乐歌 | 第96-132页 |
第一节 西周中期周礼的成熟 | 第96-100页 |
第二节 穆王时代的仪式乐歌 | 第100-125页 |
一、 穆王时代的《颂》歌 | 第101-111页 |
二、 穆王时代的颂功之歌 | 第111-121页 |
三、 穆王时代燕享乐歌的产生 | 第121-125页 |
第三节 诗文本的第二次结集及其影响 | 第125-132页 |
第四章 西周后期的诗歌 | 第132-168页 |
第一节 西周王室的衰落与中兴 | 第132-135页 |
第二节 厉王时代的“变大雅” | 第135-142页 |
第三节 宣王中兴时代的礼乐活动 | 第142-165页 |
一、 宣王中兴时代的乐歌创作 | 第143-160页 |
二、 宣王时代的“采诗入乐’与诗文本的第三次结集 | 第160-165页 |
第四节 宣王后期的诗歌 | 第165-168页 |
第五章 两周之交的诗歌及周平王时代对诗的整理 | 第168-211页 |
第一节 幽、平之际的社会状况 | 第168-171页 |
第二节 两周之际的诗歌创作 | 第171-178页 |
第三节 东周初年的王室乐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 | 第178-190页 |
第四节 十三国风诗概述 | 第190-204页 |
第五节 《诗》的结集 | 第204-207页 |
第六节 正考父与《商颂》 | 第207-211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馀论 | 第211-217页 |
附录 《西周诸王世系年表》 | 第217-2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