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民法论文

遗失物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12页
第一章 遗失物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12-22页
 一、遗失物的概念第12-17页
  (一) 遗失物的概念界定第12-14页
  (二) 相关概念辨析第14-17页
   1.遗失物与遗忘物第14-15页
   2.遗失物与抛弃物第15-16页
   3.遗失物与误占物第16页
   4.遗失物与埋藏物、漂流物及沉没品第16-17页
 二、遗失物的构成要件分析第17-20页
  (一) 须为动产第18页
  (二) 须占有人丧失占有第18-19页
   1.对占有的理解第18-19页
   2.对丧失占有的理解第19页
  (三) 占有之丧失须非基于占有人本人之意思第19-20页
  (四) 须现处于无人占有状态第20页
  (五) 须非无主物第20页
 三、遗失物的拾得第20-22页
  (一) 拾得第20-21页
  (二) 拾得人的认定第21-22页
第二章 遗失物制度比较立法研究第22-33页
 一、历时比较第22-28页
  (一) 罗马法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2页
  (二) 日耳曼法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2页
  (三) 我国古代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2-25页
  (四) 现代典型国家(地区)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5-28页
   1.德国法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5-26页
   2.法国法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6页
   3.日本法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6-27页
   4.我国台湾法有关遗失物的规定第27-28页
 二、共时比较第28-33页
  (一) 道德分析第28-30页
  (二) 经济分析第30-33页
第三章 我国遗失物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第33-49页
 一、我国立法现状及立法缘由第33-34页
  (一) 立法现状第33-34页
  (二) 立法缘由第34页
 二、立法缺陷及完善第34-46页
  (一) 价值理念的缺失与完善第34-35页
   1.价值理据与身份优位第34-35页
   2.价值目标与义务本位第35页
   3.价值功能与国家利益至上第35页
  (二) 制度设计的偏颇与纠正第35-46页
   1.对"归国家所有"的评析第35-37页
   2.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、留置权与附条件所有权第37-42页
   3.完善对遗失物处分的规定第42-46页
 三、遗失物制度的具体条文设计第46-49页
  (一) 遗失物的概念第46页
  (二) 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第46-47页
  (三) 留置权第47页
  (四) 附条件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第47页
  (五) 遗失物处分的规定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违约中的非财产损害
下一篇:烤烟一次性施肥不同肥料配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