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引论 | 第11-24页 |
一、研究教育期刊的原因 | 第11-13页 |
(一) 教育期刊的特点适于材料分析 | 第11-12页 |
(二) 教育期刊研究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| 第12-13页 |
二、选择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| 第13-16页 |
(一) 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简介 | 第13-14页 |
(二) 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是核心期刊 | 第14-15页 |
(三) 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研究领域先进 | 第15页 |
(四) 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编辑人员立足高远 | 第15-16页 |
三、期刊研究时段的选取 | 第16-17页 |
四、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7-20页 |
(一) 对于期刊的研究 | 第17页 |
(二) 对于外语类期刊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(三) 对于外语教育类期刊的研究 | 第19页 |
(四) 对于基础外语教育类期刊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五、本篇论文内容介绍 | 第20-24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(二)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特色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探讨 | 第24-54页 |
一、期刊栏目概况及分析 | 第24-27页 |
(一) 栏目设置概况 | 第24-25页 |
(二) 栏目设置类型 | 第25-26页 |
(三) 栏目设置分析 | 第26-27页 |
二、载文情况统计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三、论文地域来源数据与分析 | 第30-37页 |
(一) 文章来源地域不平衡 | 第32-35页 |
(二) 城乡发展不平衡 | 第35-37页 |
四、文章作者数据分析 | 第37-45页 |
(一) 多产作者分析 | 第38-40页 |
(二) 多产单位分析 | 第40-41页 |
(三) 作者层次分析 | 第41-44页 |
(四) 合著情况分析 | 第44页 |
(五) 多产作者单位分析 | 第44-45页 |
五、参考文献研究 | 第45-52页 |
(一) 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| 第46-47页 |
(二) 期刊参考文献数据分析 | 第47-48页 |
(三) 参考文献语种的统计分析 | 第48-49页 |
(四) 参考文献类型的统计分析 | 第49-51页 |
(五) 期刊自引分析 | 第51-52页 |
六、稿件研究方法分析 | 第52-54页 |
第三章 特色栏目《小学英语》的分析研究 | 第54-76页 |
一、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历史 | 第54-56页 |
(一) 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 | 第54-55页 |
(二) 小学英语课程大纲发展 | 第55-56页 |
二、《小学英语》栏目回顾 | 第56-57页 |
(一) 谢红仔的研究 | 第56-57页 |
(二) 范盛銮的调查 | 第57页 |
三、《小学英语》栏目的特点 | 第57-71页 |
(一) 讨论话题丰富 | 第58-65页 |
(二) 关注群体渐多 | 第65-66页 |
(三) 文献意识增强 | 第66-67页 |
(四) 理论研究极少 | 第67-68页 |
(五) 关注自身偏少 | 第68-69页 |
(六) 地域发展失衡 | 第69-71页 |
四、期刊发展透视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趋势 | 第71-72页 |
(一) 课程目标体现 | 第71-72页 |
(二) 教学观念体现 | 第72页 |
(三) 教学模式与方法体现 | 第72页 |
(四) 教育技术体现 | 第72页 |
(五) 研究焦点体现 | 第72页 |
五、“小学英语”栏目折射英语教育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| 第72-73页 |
六、“小学英语”栏目体现问题的思考 | 第73-76页 |
(一) 中小学衔接的问题 | 第73-74页 |
(二) 农村小学英语开设的问题 | 第74页 |
(三) 英语启蒙教学的问题 | 第74-75页 |
(四) 创设理想英语学习环境的问题 | 第75-76页 |
第四章 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未来发展建议 | 第76-81页 |
一、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刊发论文的特点 | 第76-77页 |
二、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》未来发展建议 | 第77-81页 |
(一) 开辟新的栏目 | 第77页 |
(二) 规范论文格式 | 第77-78页 |
(三) 拓宽选题范围 | 第78-79页 |
(四) 提高经营意识 | 第79-81页 |
结语 | 第81-84页 |
附录 | 第84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2页 |
中文期刊类(含报纸) | 第117-120页 |
中文著作类 | 第120-121页 |
外文著作类 | 第121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