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社区参与德保苏铁保育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前言第11-13页
第一章 研究背景价值第13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第14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4-15页
第二章 社区参与珍稀植物保护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·社区参与第15页
   ·社区参与珍稀植物保护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·社区参与珍稀植物保护的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·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第16页
     ·改善生态环境第16页
     ·缓解资金人力不足的困难第16页
     ·发展社区经济,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第16页
   ·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第16-20页
     ·关于国外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综述第16页
     ·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广西珍稀植物保护现状第18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18-20页
第三章 生态教育与校本课程第20-25页
   ·生态教育的概念第20页
   ·开展生态教育的必要性第20页
   ·生态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第20-21页
   ·校本课程开发第21-22页
   ·社区与校本课程开发第22页
   ·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第22页
     ·促进教育民主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第23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学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第23页
     ·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合作和交流第24页
   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第24-25页
第四章 社区参与的德保苏铁保育模式第25-42页
   ·研究地基本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德保县生态、经济概况第25页
     ·扶平社区基本概况第25页
     ·扶平社区与德保苏铁保护区第25-26页
   ·德保苏铁保护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·社区参与的德保苏铁保育模式第28-40页
     ·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第28-34页
     ·社区宣传教育第34-40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展,保护工作永续进行的动力第40页
   ·扶平社区参与德保苏铁保护的成效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社区群众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第40页
     ·生态环境得以改善,德保苏铁的数量稳步上升第40页
     ·带动社区居民走生态致富道路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基础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第41页
   ·扶平社区参与德保苏铁保育模式成功之处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明确社区居民的社会地位第41页
     ·认识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困难,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第41页
     ·重视教育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第41-42页
第五章 受众价值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·培养广西高校大学生(志愿者)的相关能力第42-43页
   ·对社区居民及其后代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·作用于新课程背景下当地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师发展第44-45页
   ·德保苏铁的可持续保护效应第45-47页
第六章 社区参与的珍稀植物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第47-50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保护的认识存在误区第47页
     ·能源问题突出第47页
     ·社区内各方关系不够协调第47页
     ·当地的经济发展政策不够灵活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缺乏相关的政府法令第48页
     ·缺乏资金的投入第48页
     ·社区居民缺乏风险承受能力,没有创新勇气第48页
   ·社区参与的珍稀植物保护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加大宣传力度,创建激励机制第48页
     ·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第48页
     ·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第48页
     ·鼓励多渠道筹集社区发展所需的资金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发挥教育的作用第49页
     ·开展多种经营,发展社区经济第49页
     ·寻找替代能源第49页
     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附录Ⅰ第53-54页
附录Ⅱ第54-57页
附录Ⅲ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广西岩溶地区生境破碎化与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
下一篇:弄岗猕猴(Macaca mulatta)的觅食生态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