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岩溶地区生境破碎化与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7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研究地点与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及破碎化的代表性 | 第12-13页 |
·桂林地区概况 | 第13-15页 |
·弄岗自然保护区概况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、内涵及研究进展 | 第17-31页 |
·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| 第17-21页 |
·生态系统概念 | 第17页 |
·生态系统稳定性 | 第17-20页 |
·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·生物多样性 | 第21-25页 |
·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物种多样性研究内容及进展 | 第22-24页 |
·冗余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的争议 | 第25页 |
·生境破碎化 | 第25-28页 |
·生境破碎化概念 | 第25-26页 |
·生境破碎化研究进展 | 第26-28页 |
·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 | 第28-29页 |
·植被叶面积指数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稳定性 | 第31-4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植被样地调查 | 第31-3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1页 |
·桂林岩溶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 | 第33-36页 |
·弄岗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 | 第36-38页 |
·植被生物量特点 | 第38页 |
·建群种年龄结构 | 第38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岩溶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破碎化关系 | 第42-4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植被生境破碎化调查 | 第42页 |
·植被物种稳定性量化 | 第42-43页 |
·群落叶面积指数测量 | 第4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生境破碎化 | 第43-44页 |
·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境破碎化关系 | 第44页 |
·植被叶面积指数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讨论 | 第45页 |
第五章 结论、探讨与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8页 |
·结论 | 第45-47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