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序言 | 第9-12页 |
一、 社会保险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| 第12-25页 |
(一) 社会保险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所处的特殊地位 | 第12-18页 |
1. 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、社会福利相比其地位的特殊性 | 第12-16页 |
2. 社会保险与慈善事业相比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地位 | 第16-17页 |
3.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比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所处的特殊地位 | 第17-18页 |
(二) 社会保险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| 第18-22页 |
1. 社会保险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| 第18-19页 |
2. 社会保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| 第19-20页 |
3. 社会保险可以为弱势群体解决后顾之忧,增进其福利 | 第20页 |
4. 社会保险可以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与自由 | 第20-21页 |
5. 社会保险可以促进弱势群体更快的就业 | 第21页 |
6. 社会保险制度可以帮助利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| 第21-22页 |
(三) 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加强弱势群体保障的必要性 | 第22-25页 |
二、 主要国家社会保险法对弱势群体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| 第25-33页 |
(一) 德国 | 第25-27页 |
1.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概况 | 第25页 |
2. 德国社会保险法中的可借鉴之处 | 第25-27页 |
(二) 美国 | 第27-29页 |
1. 美国社会保险制度概况 | 第27-28页 |
2. 美国社会保险法中的可借鉴之处 | 第28-29页 |
(三) 英国 | 第29-33页 |
1.英国社会保险法的概况 | 第29-30页 |
2. 英国社会保险法的可借鉴之处 | 第30-33页 |
三、 我国现行《社会保险法》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 | 第33-41页 |
(一) 法律坚持城乡二元 | 第33-35页 |
(二) 价值追求欠缺公平 | 第35-37页 |
(三) 国家责任力度较小 | 第37-39页 |
(四)立法事项体系混乱 | 第39-41页 |
四、 完善我国《社会保险法》的建议 | 第41-50页 |
(一) 调整立法方针,改变立法理念 | 第41-42页 |
(二) 改革生育保险制度 | 第42-45页 |
1. 将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内 | 第42-43页 |
2. 生育保险中要加入“父育假”规定 | 第43-44页 |
3. 生育保险要以家庭为单位 | 第44-45页 |
(三) 严格控制授权立法的范围 | 第45-46页 |
(四) 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| 第46-47页 |
(五) 保障弱势群体的集体力量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