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37页 |
·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岩土材料工程特性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34页 |
·岩土力学各力学理论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| 第13-25页 |
·岩土材料工程特性实验研究 | 第25-29页 |
·数值试验研究现状 | 第29-34页 |
·数值试验平台的选择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4-37页 |
·数值试验平台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35-37页 |
第2章 颗粒流计算理论 | 第37-61页 |
·颗粒流方法的基本思想 | 第37-39页 |
·颗粒流方法的基本假设 | 第37-38页 |
·颗粒流方法的特点 | 第38页 |
·颗粒流方法与其它离散元方法相比的优缺点 | 第38-39页 |
·颗粒流的物理模型 | 第39-46页 |
·力-位移定律 | 第40-41页 |
·运动定律 | 第41-42页 |
·计算方法一动态松弛法 | 第42-44页 |
·颗粒流方法解题途径 | 第44-46页 |
·颗粒流物理参数的确定 | 第46-53页 |
·时步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·微分密度因子 | 第47-48页 |
·机械阻尼 | 第48-53页 |
·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| 第53-54页 |
·颗粒流PFC 接触本构关系 | 第54-61页 |
·接触刚度模型 | 第54-56页 |
·滑动模型 | 第56页 |
·粘接模型 | 第56-61页 |
第3章 基于颗粒流的岩土材料细观参数与宏观响应研究 | 第61-73页 |
·砂岩实物试验 | 第61-63页 |
·砂岩颗粒流数值试验模型 | 第63-71页 |
·砂岩颗粒流数值试件 | 第63-64页 |
·PFC2D 颗粒流数值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64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4章 岩土材料尺度比和尺度效应研究 | 第73-95页 |
·颗粒基元对颗粒集聚体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73-78页 |
·岩土材料几何尺寸效应 | 第78-87页 |
·同直径不同长度颗粒流数值试件的破坏形态 | 第79-82页 |
·不同长径比对数值试件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82-84页 |
·不同长径比对数值试验能量响应的影响 | 第84-87页 |
·围压对于颗粒流数值试件宏观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87-94页 |
·围压对不同尺寸数值试件破坏形态的影响 | 第87-90页 |
·围压对不同尺寸数值试件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90-92页 |
·围压对不同长径比数值试件能量响应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5章 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破坏过程的影响 | 第95-103页 |
·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破坏形态的影响 | 第96-99页 |
·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力学响应的影响 | 第99页 |
·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能量响应的影响 | 第99-10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6章 颗粒大小对岩土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| 第103-119页 |
·不同粒径对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 | 第104-110页 |
·团簇颗粒大小对破坏形态的影响 | 第105-107页 |
·团簇大小对裂纹数量演化的影响 | 第107-108页 |
·团簇大小对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 | 第108页 |
·团簇大小对岩石破坏过程能量变化的影响 | 第108-110页 |
·相同空间位置不同大小团簇对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 | 第110-117页 |
·团簇大小对破坏形态的影响 | 第112-114页 |
·团簇大小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114页 |
·团簇大小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| 第114-115页 |
·团簇大小对材料破坏过程能量演化的影响 | 第115-1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9页 |
第7章 岩石破裂过程及其分形特性研究 | 第119-135页 |
·分形理论简介 | 第121-122页 |
·岩石材料破坏过程中的分形特性 | 第122-133页 |
·岩石数值试件破裂形态及其分维数测量 | 第123-129页 |
·不同加载步岩石破裂形态及其分形特征 | 第129-1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3-135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5-138页 |
·结论 | 第135-137页 |
·展望 | 第137-138页 |
附录:PFC颗粒流软件中部分名词解释及定义 | 第138-1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9-149页 |
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| 第149-151页 |
致谢 | 第1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