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9页 |
导言 | 第9-35页 |
一、知识产权地位的凸显与研究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| 第9-18页 |
(一) 理解知识产权 | 第9-11页 |
(二) 知识产权在国家地位中的凸显与研究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必要性 | 第11-15页 |
(三) 中国知识产权问题与加强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| 第15-18页 |
二、研究文献综述及简要评介 | 第18-31页 |
(一) 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8-30页 |
(二)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| 第30-3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| 第31-35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(二) 基本内容 | 第32-35页 |
第一章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概念解读 | 第35-50页 |
一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概念的提出 | 第35-37页 |
(一) 发达国家对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强化 | 第35-36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概念的提出 | 第36-37页 |
二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概念分析 | 第37-43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概念 | 第37-38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内容体系 | 第38-41页 |
(三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层次 | 第41-43页 |
三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特征与功能 | 第43-46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基本特征 | 第43-44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基本功能 | 第44-46页 |
四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相关能力的关系分析 | 第46-50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政府能力 | 第46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 | 第46-47页 |
(三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知识产权能力 | 第47-50页 |
第二章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背景分析 | 第50-72页 |
一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应然性分析 | 第50-61页 |
(一) 知识产权特征与国家介入的必要性 | 第50-53页 |
(二) 知识产权的性质演化及其公共政策倾向 | 第53-61页 |
二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实然性分析 | 第61-72页 |
(一) 全球化、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知识产权能力 | 第61-63页 |
(二) 知识产权经济、知识产权优势与政府知识产权能力 | 第63-65页 |
(三) 知识产权文化、国家软实力与政府知识产权能力 | 第65-67页 |
(四) 和谐社会、知识差距与政府知识产权能力 | 第67-72页 |
第三章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:作为主体的政府 | 第72-84页 |
一、政府范畴的界定 | 第72-74页 |
二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政府理念创新 | 第74-78页 |
(一) 政府理念的发展 | 第74-76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与政府新理念 | 第76-78页 |
三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政治制度 | 第78-81页 |
(一) 政治制度及其功能 | 第78-79页 |
(二) 民主政治制度与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 | 第79-81页 |
四、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政治文化 | 第81-84页 |
(一) 政治文化及其功能 | 第81-83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需要的政治文化 | 第83-84页 |
第四章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:作为载体的知识产权制度 | 第84-125页 |
一、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| 第84-90页 |
(一) 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 | 第84-86页 |
(二) 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功能 | 第86-88页 |
(三)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| 第88-90页 |
二、知识产权制度的公共政策属性分析 | 第90-96页 |
(一) 公共政策及其实质 | 第90-91页 |
(二) 作为公共物品的知识产权制度 | 第91-92页 |
(三) 知识产权制度公共政策属性的一般性分析 | 第92-96页 |
三、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公共政策性分析 | 第96-110页 |
(一)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公共政策的依据 | 第96-98页 |
(二)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挥公共政策功能的机制 | 第98-100页 |
(三) 实例分析: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的制定为分析对象 | 第100-110页 |
四、国内知识产权制度的公共政策属性分析:以美国为例 | 第110-125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与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 | 第111-113页 |
(二) 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美国的两次工业化:促进创新的工具 | 第113-115页 |
(三) 知识产权的扩张与公共领域理论的兴起:利益平衡的工具 | 第115-116页 |
(四) 美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美国国家利益: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| 第116-122页 |
(五) 知识产权制度与美国新霸权的形成:推行强权政治的工具 | 第122-125页 |
第五章 政府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能力:从国家实力的视角 | 第125-139页 |
一、知识产权文化概念 | 第125-128页 |
二、知识产权文化与文化经济化 | 第128-133页 |
(一) 文化经济化与知识产权文化经济化 | 第128-129页 |
(二) 识产权文化经济化的表现:知识产权文化产业化 | 第129-130页 |
(三) 知识产权文化经济化的表现:知识产权文化贸易 | 第130-133页 |
三、知识产权文化与国家软实力 | 第133-139页 |
(一) 软实力概念分析 | 第133-135页 |
(二) 知识产权文化何以成为国家软实力? | 第135-136页 |
(三) 知识产权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机制:以美国为例 | 第136-139页 |
第六章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:中国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| 第139-160页 |
一、中国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:发展历程 | 第139-142页 |
(一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及初步发展:1900-1949 | 第139-140页 |
(二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缓慢发展:1949-1978 | 第140页 |
(三) 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的迅速提高:1978-今 | 第140-142页 |
二、中国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:现状与反思 | 第142-146页 |
(一) 我国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| 第142-143页 |
(二) 制约我国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 | 第143-146页 |
三、加强我国政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侧重点 | 第146-160页 |
(一) 构建创新型政府 | 第146-148页 |
(二) 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| 第148-154页 |
(三) 努力构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 | 第154-1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0-17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| 第172-173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73-175页 |
ABSTRACT | 第175-178页 |
后记 | 第1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