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

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之维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导言第8-11页
第一章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伦理意蕴第11-18页
 一、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涵义第11-12页
 二、 伦理道德对农村发展的重要影响第12-13页
 三、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意蕴第13-18页
  (一) 生产发展:求真重实效第13-14页
  (二) 生活宽裕:求质重精神第14-15页
  (三) 乡风文明:求善重风尚第15页
  (四) 村容整洁:求美重自律第15-16页
  (五) 管理民主:求制重公正第16-18页
第二章 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伦理困境第18-32页
 一、 公共伦理:信任互助传统伦理的削弱第18-22页
  (一) 公德意识淡薄第18-20页
  (二) 人际关系紧张第20-21页
  (三) 党群、干群关系的疏离第21-22页
 二、 家庭伦理:尊老爱幼观念出现偏差第22-25页
  (一) 长幼“代沟”打破家庭内部和谐第22-23页
  (二) 对“留守儿童”道德教育的忽视第23-24页
  (三) 对尽孝与养老问题认识出现偏差第24-25页
 三、 环境伦理:人地和谐思想的轻视第25-29页
  (一) 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及生态破坏第25-26页
  (二) 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管理落后造成的生活污染第26-27页
  (三) 农民观念落后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第27-28页
  (四) 城市污染转嫁农村造成的环境恶化第28-29页
 四、 经济伦理:文明公正理念的缺乏第29-32页
  (一) 失地农民缺少应有的伦理关怀第29页
  (二) 农产品在交换中遭到不公正对待第29-30页
  (三) 农村消费观念落后、消费环境差第30-32页
第三章 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第32-38页
 一、 经济原因第32-33页
  (一) 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第32-33页
  (二) 城乡贫富差距大第33页
 二、 政治社会原因第33-36页
  (一) 农村社会变迁引发的观念冲突第34页
  (二) 基层行政力量管理不力及腐败现象的影响第34-36页
 三、 文化原因第36-38页
  (一) 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第36-37页
  (二) 传统文化及农民固有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第37-38页
第四章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对策第38-45页
 一、 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38-39页
  (一) 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第38页
  (二) 营造公平的发展氛围第38-39页
 二、 将生态伦理思想导入新农村建设第39-41页
  (一) 生态化生产第39-40页
  (二) 合理化生活第40-41页
 三、 加强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第41-43页
  (一)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第41-42页
  (二) 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第42-43页
 四、 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第43-45页
  (一) 培育新农民形象第43-44页
  (二) 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摘要第49-50页
Abstract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
下一篇: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困境与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