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前言 | 第9-28页 |
| ·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| 第9-17页 |
| ·生物柴油的发展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生物柴油简介 | 第10-15页 |
| ·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发展情况 | 第15-17页 |
| ·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| 第17-18页 |
| ·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2页 |
| ·稀释 | 第18页 |
| ·热裂解 | 第18-20页 |
| ·微乳化 | 第20页 |
| ·酯交换 | 第20-22页 |
| ·生物柴油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国内外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| 第22-24页 |
| ·本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24页 |
| ·生产生物柴油的新技术工艺 | 第24-26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| 第26-28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目的 | 第26-27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8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8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28-29页 |
| ·原料选择及原料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0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| 第30页 |
| ·不同加热条件、不同催化剂催化的酯交换反应的实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·水浴加热条件下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 | 第30-31页 |
| ·K_2O/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催化、水浴加热条件下的酯交换反应 | 第31页 |
| ·微波加热条件下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 | 第31页 |
| ·微波加热条件下K_2O/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催化的酯交换反应 | 第31-32页 |
| ·K_2O/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| 第32页 |
| ·产物的分析方法 | 第32-35页 |
| ·甘油比色法 | 第32-33页 |
| ·液相色谱法 | 第33-35页 |
| ·生物柴油性质的分析方法 | 第35-38页 |
| ·密度 | 第35页 |
| ·酸值 | 第35-36页 |
| ·粘度 | 第36页 |
| ·游离甘油和总甘油 | 第36-38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59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| 第38-41页 |
| ·FTIR表征结果 | 第38-39页 |
| ·XRD表征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催化剂的碱强度和碱量分布 | 第40页 |
| ·热重分析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的优化 | 第41-42页 |
| ·焙烧温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负载量的影响 | 第42页 |
| ·水浴加热条件下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的优化 | 第42-45页 |
| ·正交实验条件优化 | 第42-43页 |
| ·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机理 | 第43-44页 |
| ·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的缺点 | 第44-45页 |
| ·水浴加热条件下K_2O/Al_2O_3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条件优化 | 第45-47页 |
| ·正交实验条件优化 | 第45-46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机理 | 第46-47页 |
| ·微波加热条件下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条件优化 | 第47-51页 |
| ·影响微波加热条件下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因素的讨论 | 第47-50页 |
| ·微波加热条件下NaOH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条件优化 | 第50-51页 |
| ·K_2O/Al_2O_3催化、微波加热条件下的酯交换反应 | 第51-56页 |
| ·影响K_2O/Al_2O_3催化、微波加热条件下的酯交换反应因素的讨论 | 第51-54页 |
| ·K_2O/Al_2O_3催化、微波加热条件下的酯交换反应的优化 | 第54-55页 |
| ·与水浴加热方式和NaOH催化的比较 | 第55-56页 |
| ·K_2O/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 | 第56页 |
| ·生物柴油性质的分析结果 | 第56-59页 |
| ·生物柴油酸值测定结果 | 第56页 |
| ·生物柴油密度测定结果 | 第56页 |
| ·生物柴油粘度测定结果 | 第56-57页 |
| ·游离甘油和总甘油测定结果 | 第57页 |
| ·生物柴油结构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4 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5 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6 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|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9-70页 |
| 8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