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--以四川省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前言第11-18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述评第16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-18页
1. 相关概念界定及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第18-31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8-23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的定义、特征及分类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的定义、特征及分类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、特征及分类第22-23页
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政府失灵论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市场失灵论第25页
     ·治理与善治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委托——代理理论第26页
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优势第26-29页
     ·能拓宽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渠道并发挥监督作用第27页
     ·能有效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能灵活满足农村地区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样性需求第28页
     ·能增进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第28-29页
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范围和模式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第29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模式第29-31页
2. 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分析——以四川省为例第31-44页
   ·四川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四川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四川促进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支持第32-33页
   ·四川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分析第33-44页
     ·四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四川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分析第35-44页
3. 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——以四川省为例第44-56页
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第44-48页
     ·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第三部门数量较少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模式缺乏多样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范围有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程度不深第47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途径有限第47-48页
   ·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8-56页
     ·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第49-53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自身能力制约第53-56页
4. 促进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议第56-65页
   ·改革管理体制,增加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第三部门数量第56-57页
   ·完善法律法规,保障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权利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完善法律法规,确定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权利第57-58页
     ·落实财税优惠政策,促进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第58页
   ·健全监督机制,提高第三部门的公信力第58-59页
   ·加大资金与志愿行为支持,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第59-60页
   ·第三部门提升自身管理能力,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第60-61页
   ·第三部门加强公共关系能力,拓展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途径第61-63页
   ·统筹城乡第三部门发展,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城市第三部门反哺农村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积极发展农村第三部门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后记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耗竭研究
下一篇:双重转型条件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