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基于生态理念的台地型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研究--以浙江省新昌县城北台地为例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第1章 绪论第14-2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4-17页
     ·中国城市发展的用地环境第14页
     ·浙江省土地利用发展态势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新昌县城市空间拓展态势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范畴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域的选择第17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框架和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9-21页
第2章 国内外相关理论第21-27页
   ·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城市空间及形态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第23-24页
   ·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领域多角度延伸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机构专业化发展第26页
   ·浙江省山地城镇研究综述第26-27页
第3章 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第27-34页
   ·日本多摩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概况第27页
     ·开发建设第27-28页
   ·香港第28-30页
     ·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城市形态演变第29-30页
   ·重庆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概况第30页
     ·城市形态演变第30-32页
   ·浙江临海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概况第32页
     ·城市空间扩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第33页
   ·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 新昌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态势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·新昌县概况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地理区位第34页
     ·地形地貌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第35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第35-36页
   ·新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形成阶段——团状紧凑型第36页
     ·成长阶段——带状延伸型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其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·新昌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展第38页
     ·城市化第38页
     ·产业结构调整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交通区位的改变第39页
   ·城市空间拓展的形态结构模式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城市空间拓展的形态结构模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台地组团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关键选择第40页
   ·台地组团发展的生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台地组团发展的生态制约因素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台地组团发展的规划对策第41-42页
第5章 新昌城北台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策略第42-56页
   ·台地现状分析评价第42-46页
     ·城北台地现状概况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现状建设用地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发展条件评价第44-46页
   ·生态影响因子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 ·地形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·地质条件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矿产资源土壤情况分析第49页
     ·台地植被、生物多样性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台地历史文化资源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生态敏感性评价第51-54页
     ·评价单元的划分第51页
     ·评价因子的选择第5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51-53页
     ·评价结果第53页
     ·生态敏感性区划第53-54页
   ·建设用地的多因子综合适宜性评价第54页
   ·基于维护台地生态的空间管制措施第54-56页
     ·禁止建设区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限制建设区第55页
     ·适宜建设区第55-56页
第6章 新昌城北台地空间发展形态选择与布局对策第56-70页
   ·台地城市组团的发展模式第56-58页
     ·组团职能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台地开发强度第57-58页
   ·台地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路网第58页
     ·伸展轴第58页
     ·核心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节点第59页
     ·地标第59页
     ·轮廓第59页
   ·台地城市空间形态第59-60页
   ·总体用地布局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布局结构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设计系统第61-62页
   ·台地道路交通发展对策第62-64页
     ·道路交通布局与自然地形、地貌的衔接关系第62页
     ·道路交通相关指标建议第62-64页
   ·台地空间景观规划对策第64-67页
     ·景观节点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景观轴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景观分区第66-67页
   ·台地地形改造对策第67-70页
第7章 结论第70-72页
   ·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6页
附录A 图纸目录第76-78页
个人简历 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共空间的视觉形象系统研究
下一篇: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居住区建设的影响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