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导论 | 第7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·主要理论基础 | 第9-10页 |
·具体方法 | 第10页 |
·创新点 | 第10页 |
·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2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研究概述 | 第12-20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2-14页 |
·发达国家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应用状况 | 第14-20页 |
·资产减值的迹象 | 第14-16页 |
·资产减值确认时点 | 第16页 |
·可收回金额的确认 | 第16-17页 |
·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 | 第17-18页 |
·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方面 | 第18-20页 |
3 我国新旧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分析 | 第20-36页 |
·新的资产减值会计主要内容 | 第20-25页 |
·资产组的认定 | 第20-21页 |
·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| 第21页 |
·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及现值 | 第21-23页 |
·新资产减值会计包括的其它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原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0页 |
·原资产减值会计相关规定及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·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目前的状况 | 第28-30页 |
·新旧资产减值会计的差异比较 | 第30-34页 |
·应收帐款的减值 | 第30-31页 |
·存货的减值 | 第31页 |
·投资的减值 | 第31-33页 |
·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 | 第33页 |
·无形资产减值 | 第33-34页 |
·新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| 第34-36页 |
·资产减值能否冲回的规定 | 第34-35页 |
·在其它方面 | 第35页 |
·国际融合 | 第35-36页 |
4 我国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3页 |
·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特点及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特点 | 第37页 |
·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对审计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执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难点 | 第39-43页 |
·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·计提标准多重 | 第41页 |
·关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问题 | 第41-42页 |
·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| 第42-43页 |
5 我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8页 |
·进一步健全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 | 第43页 |
·加大盈余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 | 第44-46页 |
·对会计选择权进行限制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,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5-46页 |
·发展资产评估业,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 | 第46-47页 |
·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| 第47-48页 |
·适时披露 | 第48页 |
6 结论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