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基本理论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·基本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大股东行为的关系 | 第13-14页 |
·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方面 | 第14页 |
·投资者保护与大股东侵害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大股东行为 | 第15页 |
·大股东控制权收益方面 | 第15-16页 |
·投资者保护 | 第16页 |
·股权属性与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行为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·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的影响分析 | 第17页 |
·评价 | 第17-18页 |
3 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成因、特征及危害 | 第18-26页 |
·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成因 | 第18-20页 |
·上市公司改制先天不足、包装上市留下了隐患 | 第18页 |
·股权分置、国有股流动性差 | 第18页 |
·股本结构不合理,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| 第18页 |
·缺乏市场经济意识 | 第18-19页 |
·违规成本过低 | 第19页 |
·中小股东的相对弱势地位 | 第19-20页 |
·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危害性 | 第20-22页 |
·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制度建设 | 第20-21页 |
·上市公司被掏空,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,削弱证券市场基础 | 第21页 |
·降低资产质量、恶化资本结构 | 第21页 |
·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被削弱,财务风险加大 | 第21页 |
·收取占用费,粉饰公司的盈利能力,误导投资者 | 第21-22页 |
·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 | 第22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特征 | 第22-26页 |
·行业分布特征 | 第22-24页 |
·控股股东属性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财务特征 | 第25-26页 |
4 研究假说 | 第26-31页 |
·定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假说的提出 | 第27-31页 |
5 指标设计、样本筛选、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| 第31-35页 |
·指标设计 | 第31-33页 |
·样本筛选 | 第3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3-34页 |
·应用软件及统计方法说明 | 第34-35页 |
6 假设检验与解释 | 第35-58页 |
·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其他应收账款、应收账款的相关性检验 | 第35-40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其他应收账款比率的相关性检验 | 第35-37页 |
·资金占用额与其他应收账款的相关性检验 | 第37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应收账款比率的相关性检验 | 第39-40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总资产增长率、资产净利率及流动比率的关系检验 | 第40-44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总资产增长率的相关性检验 | 第40-41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资产净利率的相关性检验 | 第41-42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流动比率的相关性检验 | 第42-44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独董比例、关联交易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4-47页 |
·资金占用率与独董比例的关系检验 | 第44-45页 |
·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的假设检验 | 第45-47页 |
·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与控制人类别的关系检验 | 第47-52页 |
·对二类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发生概率差异的检验 | 第47-49页 |
·对二类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程度差异的检验 | 第49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·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金占用率的假设检验 | 第52-55页 |
·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地区的假设检验 | 第55-58页 |
7 研究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鸣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