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国际法论文

二战期间被掳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问题探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前言第8-9页
1 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回顾第9-14页
   ·日本政府强掳中国劳工的历史过程第9-10页
   ·强制劳工的违法性分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违反国际法及国际习惯法第10页
     ·违反禁止强迫劳动公约第10页
     ·触犯了“违反人道罪行”第10页
     ·违反海牙陆战法规第10-11页
   ·被掳中国劳工法律诉讼的展开第11-14页
2 关于中国劳工对日索赔中的“个人索赔权”问题第14-22页
   ·区分国家赔偿权与战争受害者个人索赔权的理论探索第14-15页
   ·区分国家赔偿权与战争受害者个人索赔权的国际实践第15-17页
   ·《中日联合声明》没有包含否定中国民间个人索赔权的内容第17-22页
3 关于中国劳工对日索赔中的“国家无答责”问题第22-30页
   ·“国家无答责”问题的提出第22-23页
   ·“国家无答责”问题的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·“国家无答责”法理的缺陷第24-26页
     ·“国家无答责”原则缺少实体法的依据第24-25页
     ·“国家无答责”的适用违反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·破除“国家无答责”——日本民法侵权行为规定的适用性研究第26-30页
     ·“国家无答责”原则仅限于“基于统治权的权力行动”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日本民法的侵权行为规定的可适用性第27-30页
4 关于中国劳工对日索赔中的时效和除斥期间的适用问题第30-44页
   ·诉讼时效、除斥期间适用的概述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时效、除斥期间的概念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关于消灭时效起算点的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·从判决看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的时效适用问题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认定适用“除斥期间”而驳回原告请求的判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认定适用消灭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判决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否定适用消灭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判决第35-36页
   ·日本法院适用、限制时效和除斥期间的疑点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·限制消灭时效和除斥期间适用的研究第39-44页
     ·限制消灭时效适用的研究——时效起算点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限制除斥期间适用的研究第40-44页
5 中国劳工受害者对日索赔途径的探讨第44-60页
   ·中国劳工受害者在国内的司法救济第44-54页
     ·在中国境内起诉日本企业的法律问题第44-49页
     ·在中国境内起诉日本政府的法律问题第49-54页
   ·外交保护与对日民间索赔第54-60页
     ·外交保护的概念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外交保护的条件和行使方式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外交保护与对日民间索赔第56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鲁迅小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
下一篇: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--国际制度的研究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