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技术路线图 | 第9-10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10-20页 |
| 一、临床资料 | 第10页 |
| 二、诊断标准 | 第10-11页 |
| (一) 乳腺增生病(乳癖)诊断标准 | 第10-11页 |
| (二)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| 第11页 |
| (三) 乳腺增生病临床病理分型 | 第11页 |
| 三、病例纳入标准、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 | 第11-12页 |
| (一) 纳入标准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排除标准 | 第12页 |
| (三) 剔除标准 | 第12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(一) 使用仪器 | 第12页 |
| (二) 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(三) 常规手术方法 | 第13页 |
| 五、统计方法 | 第13页 |
| 六、研究结果 | 第13-20页 |
| (一) 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一般情况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| 第13-18页 |
| (三) 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病变组织中受体标志的表达 | 第18-20页 |
| 讨论 | 第20-25页 |
| 一、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的认识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与乳腺增生病发病相关的因素 | 第21页 |
| 三、乳腺病变切除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最终指标 | 第21-23页 |
| 四、性激素受体检测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五、乳腺增生病的癌变问题 | 第24-25页 |
| 结论 | 第25-2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6-29页 |
| 综述 | 第29-37页 |
| 附录 | 第37-40页 |
| 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