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城市铁路、市郊铁路论文

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研究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1 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9-20页
2 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结构研究第20-32页
   ·路网结构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·路网结构的类型第20-31页
     ·基本线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路网结构的基本单元第21-25页
     ·路网结构类型第25-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2页
3 城市轨道交通点系统运输能力分析第32-42页
   ·车站能力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·车站能力的影响因素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车站各设备能力计算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车站能力计算第36页
   ·换乘系统能力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 ·换乘系统的定义及构成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换乘系统各子系统能力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换乘系统各子系统能力的协调第40页
     ·换乘系统能力的计算第40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4 城市轨道交通线系统运输能力分析第42-58页
   ·通过能力分析第42-53页
     ·线路通过能力第42-51页
     ·列车折返能力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最终通过能力第53页
   ·输送能力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·共线运营条件下通过能力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共线运营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共线运营条件下的通过能力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5 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系统运输能力分析第58-70页
   ·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的系列定义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设计运输能力第59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使用运输能力第59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潜在运输能力第59-60页
   ·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的特点第60页
   ·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线路通过能力第61页
     ·路网规模第61页
   ·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的计算第61-68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设计运输能力第61-66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使用运输能力第66-67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潜在运输能力第67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70页
6 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实证研究第70-90页
   ·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第70-72页
   ·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输能力第72-83页
     ·地铁1号线第73-76页
     ·地铁2号线第76-78页
     ·地铁5号线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地铁10号线第80-83页
   ·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间换乘能力第83-86页
     ·线路间的换乘站第83页
     ·线路间换乘能力第83-86页
   ·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第86-89页
     ·地铁1号线各区段输送能力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地铁2号线各区段输送能力第87页
     ·地铁5号线各区段输送能力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地铁10号线各区段输送能力第88页
     ·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第88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0页
7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加强第90-96页
   ·运输能力加强途径第90-91页
   ·运输能力加强措施第91-94页
     ·线路通过能力加强措施第92页
     ·列车折返能力加强措施第92-93页
     ·输送能力加强措施第93-94页
   ·路网条件下运输能力协调第94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8 结论与展望第96-100页
   ·主要工作和结论第96-97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97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4页
作者简历第104-108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研究及管理系统方案设计
下一篇:低功耗小型声源定位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