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五味子微乳口服液的药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缩略词注释表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2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9-10页 |
·肝炎疾病治疗的需要 | 第9页 |
·南五味子制剂二次开发的需要 | 第9-10页 |
·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需要 | 第10页 |
·研究总体思路 | 第10-12页 |
2 正文 | 第12-63页 |
·南五味子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| 第12-27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12页 |
·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12-25页 |
·药材来源 | 第12页 |
·性状鉴别 | 第12-13页 |
·南五味子药材薄层鉴别 | 第13-14页 |
·南五味子药材含量测定 | 第14-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7页 |
·南五味子微乳口服液提取、浓缩工艺研究 | 第27-34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28-33页 |
·评价指标 | 第28页 |
·水提除杂工艺研究 | 第28页 |
·醇提工艺研究 | 第28-33页 |
·回收乙醇、浓缩工艺 | 第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·南五味子微乳口服液成型工艺研究 | 第34-48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35-47页 |
·辅料的初步筛选 | 第35-37页 |
·空白微乳处方筛选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乳化剂和油相选择 | 第38-39页 |
·助乳化剂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比例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空白微乳处方确定 | 第41页 |
·成型工艺考察 | 第41-42页 |
·载药量考察 | 第42-43页 |
·pH考察 | 第43页 |
·矫味剂、抑菌剂的选择 | 第43页 |
·制剂处方及服用量确定 | 第43-44页 |
·灭菌考察 | 第44页 |
·影响因素考察 | 第44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·南五味子微乳质量评价研究 | 第48-61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48-60页 |
·性状 | 第48页 |
·检查 | 第48-49页 |
·含量测定 | 第49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·南五味子微乳口服液初步稳定性研究 | 第61-63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61页 |
·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61-63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63-66页 |
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讨论 | 第64-66页 |
·指标成分的选择 | 第64页 |
·药材对工艺重现性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质量评价 | 第65页 |
·微乳制剂的局限型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7页 |
综述一、防治肝炎类药物市场概述 | 第67-72页 |
综述二、南五味子研究进展概述 | 第72-77页 |
综述三、O/W型口服微乳研究进展概述 | 第77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