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1页 |
·时代的要求 | 第8-9页 |
·初中数学学科教育改革的需要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| 第11-24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合作学习的含义 | 第11页 |
·本人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3-18页 |
·社会凝聚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集体动力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发展理论 | 第16页 |
·动机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自控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| 第18-19页 |
·合作学习的主要类型 | 第19-22页 |
·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国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评价 | 第26-30页 |
·合作学习的评价观 | 第26-27页 |
·合作学习评价的有效实施 | 第27-30页 |
·学生自评 | 第27-28页 |
·学生互评 | 第28-29页 |
·教师评价 | 第29-30页 |
第五章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| 第30-59页 |
·数学合作学习的误区 | 第30-33页 |
·“穿新鞋走老路”,合作的实质是高能低效 | 第30-31页 |
·教师不注重调控,让学生放任自由,合作效果不明显 | 第31页 |
·学生的合作不够主动,参与度不均衡 | 第31-32页 |
·用合作学习取代独立学习,助长了学生学习的懒惰性和依赖性 | 第32-33页 |
·形成合作误区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小组讨论 | 第33-34页 |
·合作学习小组的分配,自由、随意 | 第34页 |
·合作学习的目标随意,分工不明确 | 第34-35页 |
·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为了合作而合作 | 第35页 |
·合作学习的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 | 第35页 |
·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| 第35-36页 |
·有效合作的对策 | 第36-50页 |
·构建合作学习的生态环境策略 | 第36-37页 |
·合理分组并选好组长 | 第37-39页 |
·加强合作技巧的指导 | 第39-40页 |
·教师放手但不放任 | 第40-42页 |
·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指导过程 | 第42-47页 |
·进行有效的沟通 | 第47-49页 |
·合作学习的学生学习策略 | 第49-50页 |
·实施合作学习的案例 | 第50-59页 |
·合作学习教学引入的案例 | 第50-54页 |
·合作学习教学小组讨论指导案例 | 第54-57页 |
·合作学习教学小组评价的案例 | 第57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2-63页 |
附录1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认识调查(教师卷) | 第63-65页 |
附录2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现状调查(学生卷) | 第65-67页 |
后记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