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·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土地增值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评述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21-24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 | 第21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| 第21-22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 | 第22-24页 |
·土地增值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马克思地租理论 | 第24页 |
·马克思地价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 | 第25-27页 |
·按贡献分配理论 | 第25页 |
·博弈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析 | 第27-42页 |
·流转增值收益的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农用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的增值 | 第27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增值 | 第27-28页 |
·农用地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增值 | 第28页 |
·投资引起增值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流转增值的原理 | 第29-31页 |
·地租的增加 | 第29-30页 |
·土地资本的增加 | 第30-31页 |
·流转增值的形成机理 | 第31-36页 |
·用途转变增值 | 第32-33页 |
·投资驱动增值 | 第33-34页 |
·供求拉动增值 | 第34-35页 |
·市场交易引起增值 | 第35-36页 |
·增值收益的测算 | 第36-42页 |
·增值收益的测算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增值收益的测算过程 | 第37-42页 |
第4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分析 | 第42-62页 |
·分配主体及相互关系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参与主体 | 第42-44页 |
·各主体关系 | 第44-45页 |
·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| 第45-48页 |
·政府与农民集体间分配现状 | 第45-46页 |
·政府内部收益分配现状 | 第46-47页 |
·集体组织与成员之间分配现状 | 第47-48页 |
·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| 第48-59页 |
·政府与农民方增值收益分配 | 第48-53页 |
·政府内部增值收益分配 | 第53-58页 |
·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增值收益分配 | 第58-59页 |
·分配机制的实施 | 第59-62页 |
·经济调控 | 第60页 |
·法律监督 | 第60-61页 |
·行政强制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增值收益测算及分配方法应用——以金坛市为例 | 第62-72页 |
·情形设定 | 第62-63页 |
·情形一:新增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| 第62-63页 |
·情形二: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| 第63页 |
·增值收益量化 | 第63-67页 |
·新增集体建设用地 | 第63-66页 |
·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| 第66-67页 |
·增值收益分配 | 第67-70页 |
·政府方与农民集体之间 | 第67-69页 |
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 | 第69-70页 |
·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 | 第70页 |
·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6章 结论及讨论 | 第72-74页 |
·结论 | 第72页 |
·待解决的问题 | 第72-73页 |
·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公开发表文章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