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我国公司信义人的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| 第10-23页 |
第一节 公司信义人概念概述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董事的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6页 |
一、从公司董事与公司的关系来看,公司董事的信义人地位是成立的 | 第12-13页 |
二、从对公司董事进行约束和控制的角度来分析,有必要对公司董事科以忠实义务 | 第13-14页 |
三、从实证的角度来看,董事的忠实义务被纳入了成文法的规定。 | 第14-16页 |
第三节 监事的法律地位及其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一、监事的法律地位 | 第16-17页 |
二、监事的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及其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一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| 第19页 |
第五节 公司信义人的忠实义务的内容 | 第19-2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推定信托制度概述 | 第23-32页 |
第一节 推定信托的概念及其成立要素 | 第23-26页 |
一、推定信托的概念和性质 | 第23-25页 |
二、推定信托的成立要素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推定信托的适用范围和责任类型 | 第26-30页 |
一、推定信托的适用范围 | 第26-29页 |
二、推定信托的责任类型 | 第29-3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公司信义人违反忠实义务的民事法律救济——推定信托的适用 | 第32-44页 |
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民事救济手段与推定信托的比较 | 第32-36页 |
一、对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民事救济手段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二、适用推定信托进行救济的优势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适用推定信托对违反忠实义务行为进行救济 | 第36-42页 |
一、滥用公司财产 | 第36-38页 |
二、自我交易 | 第38-39页 |
三、篡夺公司机会 | 第39-40页 |
四、与公司竞争 | 第40-42页 |
五、利用职权或职位获取不正当利益 | 第4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