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·立题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中国的野生稻资源 | 第13-17页 |
·稻属的系统分类 | 第13-14页 |
·中国野生稻的地理分布 | 第14-15页 |
·中国野生稻的濒危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中国野生稻的濒危原因 | 第16页 |
·野生稻的保护方式及保护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7-25页 |
·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| 第17-18页 |
·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遗传多样性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3页 |
·材料来源 | 第27-28页 |
·野生稻材料来源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DNA 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·PCR 引物的获得 | 第29-30页 |
·PCR 扩增与产物检测 | 第30-31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31页 |
·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31页 |
·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| 第31页 |
·遗传结构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9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与未保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| 第33-42页 |
·原生境保护与未保护普通野生稻SSR 位点的多样性比较 | 第33-35页 |
·原生境保护与未保护普通野生稻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| 第35-37页 |
·各省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与未保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| 第37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各居群间的遗传关系 | 第37-38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结构分析 | 第38-42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在不同纬度间的遗传多样性 | 第42-43页 |
·中国与东南亚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| 第43-49页 |
·中国与东南亚普通野生稻SSR 位点的遗传变异 | 第43-46页 |
·中国七省与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三国普通野生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| 第46-47页 |
·中国七省与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三国普通野生稻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9-51页 |
·原生境保护居群对我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代表性 | 第49页 |
·原生境保护居群对我国普通野生稻典型地理类型的代表性 | 第49-50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| 第50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与东南亚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关系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选择科学合理 | 第51页 |
·中国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的建设应以广西南部、广东为主 | 第51-52页 |
·加强对东南亚普通野生稻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