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| ·杯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8页 |
| ·杯状病毒生物学分类 | 第13页 |
| ·杯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3-14页 |
| ·杯状病毒的基因组 | 第14-15页 |
| ·杯状病毒的相关蛋白 | 第15-16页 |
| ·杯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| ·水貂杯状病毒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| ·动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| 第18-22页 |
| ·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| 第18-19页 |
| ·病毒分离方法 | 第19页 |
| ·病毒的理化学特性鉴定方法 | 第19页 |
| ·病毒中和试验 | 第19页 |
| ·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| 第19-20页 |
| ·病毒形态学观察 | 第20页 |
| ·免疫学检测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·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| 第21页 |
| ·动物病毒分离鉴定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水貂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23-31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7页 |
| ·病料采集和处理 | 第23页 |
| ·细胞、培养基、SPF 鸡胚和血清 | 第23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3-24页 |
| ·病毒的分离和传代培养 | 第24页 |
| ·病毒的准备 | 第24页 |
| ·细胞敏感谱试验 | 第24页 |
| ·鸡胚敏感试验 | 第24-25页 |
| ·病毒核酸鉴定试验 | 第25页 |
| ·氯仿敏感试验 | 第25页 |
| ·乙醚敏感试验 | 第25页 |
| ·脱氧胆盐敏感试验 | 第25-26页 |
| ·耐酸性试验 | 第26页 |
| ·耐碱性试验 | 第26页 |
| ·耐热试验 | 第26页 |
| ·病毒血凝性测定 | 第26页 |
| ·病毒形态观察 | 第26-27页 |
| ·紫外线灭活试验 | 第27页 |
| ·结果 | 第27-29页 |
| ·病毒的分离与传代 | 第27页 |
| ·细胞敏感谱试验 | 第27页 |
| ·鸡胚培养试验 | 第27页 |
| ·病毒的核酸类型 | 第27-28页 |
| ·病毒的理化鉴定 | 第28页 |
| ·病毒的血凝性测定 | 第28-29页 |
| ·病毒的形态分析 | 第29页 |
| ·病毒的紫外线灭活试验 | 第29页 |
| ·讨论 | 第29-31页 |
| 第三章 水貂杯状病毒的 RT-PCR 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| 第31-40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31页 |
| ·载体和受体菌 | 第31页 |
| ·病毒样品 | 第31-32页 |
| ·引物设计 | 第32页 |
| ·基因组总 RNA 的提取 | 第32页 |
| ·RT–PCR | 第32页 |
| ·PCR 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| 第32页 |
| ·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| 第32-33页 |
| ·PCR 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| 第33页 |
| ·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| 第33-34页 |
| ·重组质粒的 PCR 鉴定 | 第34页 |
| ·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34页 |
| ·结果 | 第34-39页 |
| ·PCR 结果 | 第34-35页 |
| ·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测序 | 第35页 |
| ·水貂杯状病毒与参考杯状病毒株进化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水貂杯状病毒与参考株杯状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| 第36-38页 |
| ·水貂杯状病毒与参考株杯状病毒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讨论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章 全文结论 | 第40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| 附录 | 第45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