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6-19页 |
| 第二部分 贵州小麦条锈菌越夏调查 | 第19-24页 |
| 1. 前言 | 第19页 |
| 2. 调查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3.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4 讨论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部分 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| 第24-42页 |
| 1. 前言 | 第24-25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鉴别寄主 | 第25页 |
| ·采样地点 | 第25-27页 |
| ·繁殖菌种 | 第27页 |
| ·生理小种鉴定 | 第27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0页 |
| ·2006年11月-2007年5月年度贵州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多样性组成分析 | 第27-33页 |
| ·2007年11月-2008年5月年度贵州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| 第33-39页 |
| ·贵州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生理小种组成的发展变化 | 第39-40页 |
| 4. 结论 | 第40-42页 |
| 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42-44页 |
| 1. 贵州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原因探讨 | 第42页 |
| 2. 贵州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多样性及其原因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53页 |
| 附录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