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1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| 第8-17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0-13页 |
·相关的创新理论 | 第10-11页 |
·区域生命周期论 | 第11-12页 |
·微笑曲线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第2章 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| 第17-28页 |
·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发展的现状要求创新 | 第17-19页 |
·粤港澳三地的自身条件要求制造业合作创新 | 第19-22页 |
·世界经济发展要求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 | 第22-23页 |
·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| 第23-25页 |
·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的条件分析 | 第28-43页 |
·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的有利条件 | 第28-36页 |
·坚实的合作基础 | 第28-30页 |
·"一国两制"和CEPA协议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平台 | 第30-31页 |
·投资便利化措施效果明显 | 第31-32页 |
·人力资源比较充裕 | 第32-33页 |
·资本相对充裕 | 第33-34页 |
·信息和技术要素充裕 | 第34-36页 |
·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的制约因素 | 第36-43页 |
·政府功能对接的不协调 | 第36-37页 |
·观念与认识不一致 | 第37页 |
·制度与管理不协调 | 第37-38页 |
·市场机制的约束 | 第38-39页 |
·技术与人才的相对缺位 | 第39-41页 |
·国际竞争的制约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国际上产业合作创新透视 | 第43-53页 |
·中日汽车产业合作创新 | 第43-45页 |
·中日汽车产业合作创新的模式 | 第43-44页 |
·中日汽车行业合作创新的特点 | 第44页 |
·中日汽车产业合作创新成功的原因 | 第44-45页 |
·意大利产业合作创新 | 第45-47页 |
·意大利产业合作创新的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意大利产业合作创新的特点 | 第46-47页 |
·欧盟产业合作创新 | 第47-50页 |
·若干启示 | 第50-53页 |
·重视行业协会对产业合作创新的作用 | 第50页 |
·注重企业在差异化发展中求合作创新 | 第50-51页 |
·着眼于开展整个产业链上的全面合作 | 第51页 |
·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深化区域合作创新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的宏观战略思路 | 第53-59页 |
·发挥CEPA整合资源的优势,在CEPA框架下加强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 | 第53-54页 |
·实现政府功能的对接,有效协调合作各方利益 | 第54-55页 |
·加快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的各种要素整合 | 第55-56页 |
·粤港澳制造业合作创新应实施重点突破战略 | 第56-58页 |
·以产业集群为基础,推动粤港澳企业向合作集团化发展 | 第58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注释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