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理论论文

批判与再生--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的创作思考与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问题第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创新之处及论文框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创新之处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论文框架第18-19页
第二章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第19-34页
     ·体验经济第19-23页
     ·什么是体验经济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体验经济的发展历程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体验经济的特点与精髓第22页
     ·体验经济与建筑创作的关系第22-23页
   ·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第23-27页
     ·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批判的地域主义的主要理念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批判的地域主义对本土建筑创作的启示第26-27页
   ·有机建筑与新有机建筑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有机建筑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新有机建筑提出的背景及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·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概述第30-32页
     ·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第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三章 丽江本土建筑的体验性解析第34-58页
   ·丽江本土自然中的体验因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自然地貌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气候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物产资源第36页
   ·丽江本土文化中的体验因子第36-43页
     ·民族构成第37页
     ·宗教信仰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当地传统文化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社会制度与民族风情第41-43页
   ·丽江本土建筑中的体验因子第43-57页
     ·自然随性的群落建构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就地取材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民居院落第48-53页
     ·建构细节及装饰第53-57页
   ·丽江新有机建筑的体验性解析第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四章 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的创作思考第58-79页
   ·丽江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第58-64页
     ·地震前的发展历程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地震后的发展历程第62-64页
   ·丽江本土建筑创作的阶段性分析及批判性思考第64-70页
     ·阶段性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 ·批判性思考第69-70页
   ·批判的地域主义语境下新有机建筑的提出第70-72页
     ·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城市的定位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新有机建筑提出的现实意义第71-72页
   ·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的表现特点第72-78页
     ·从自然中寻找灵感第72-73页
     ·从文化中抽象提炼第73-75页
     ·从现代文明中汲取营养第75-7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五章 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创作的案例分析与研究第79-113页
   ·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的创作观第79-86页
     ·“此时”第79-81页
     ·“此地”第81-82页
     ·“此情”第82-83页
     ·“此景”第83-85页
     ·“此人”第85-86页
   ·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的创作案例分析第86-109页
     ·空间形态第86-88页
     ·组合方式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平面功能第89-93页
     ·建构细节第93-96页
     ·尺度与肌理第96-99页
     ·营造技术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色彩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·庭院第106-109页
   ·体验经济背景下丽江新有机建筑的创作原则与启示第109-112页
     ·创作原则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创作启示第111-11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2-113页
第六章 结论第113-116页
致谢第116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22页
附录A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彝族传统生活中的“人神共宅”--探析云南楚雄彝族传统民居中的伦理内涵
下一篇:旅游小城镇游憩系统规划方法研究--以玉溪旅游小镇为例